培训教材的编写标准、课程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doc

培训教材的编写标准、课程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doc

ID:60824727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0

培训教材的编写标准、课程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doc_第1页
培训教材的编写标准、课程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doc_第2页
培训教材的编写标准、课程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训教材的编写标准、课程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训教材的编写标准、课程设计标准和评估指标一、编写标准1.针对性。首先无论哪一个培训,针对性都是首位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和培训大纲的吻合性;即教材编写要严格遵照培训标准或培训大纲编写,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国家培训的理念和要求。教材内容原则上应完全涵盖培训的要求,培训中或培训考核中要求的内容在教材中都要有所体现,培训中中未做要求的内容尽量在教材中不予出现。这个原则通常我们会简称为:“不超纲、不漏纲”,主要是要求教材和大纲的一致性。这个主要是体现教材的针对性上。教材的编写要从使用者的实际出发,符合对象的特点和需要;要遵循适用对象的认知规律,考虑

2、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要适合教学,考虑教学目的,满足教学要求。2.科学性。作为教材,科学性是永恒的金标准要求。所谓科学性就是指所编写的内容要符合客观规律,引用的资料、数据、引语必须准确可靠,任何模棱两可、仍存在较大争议的观点、论据、公式、数据等均不得作为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求概念准确,观点正确,事实可信,数据可靠。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阐述求真尚实,对基本问题的讲解实事求是。我们经常给编写教材的老师传授一个理念,那就是,教材是在编写,而不是创造,因为99%的情况,用来教授的东西,都应该是已经经过时间和实践认证和检

3、验的东西,任何个人的学术论点或者未经实践证明的论点都不应作为教材教授使用。在这里这个编写和原创,要区分开来。我们讲,原创性即自身的创造性,教材既要求原创性尊重版权又要求不出现个人观点,是否前后矛盾。其实不然,因此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引用他人的资料、数据,但是应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建议将搜集到的资料有机整合,服务于教材的编写。引用资料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通过自身的叙述方式引用资料。(2)引用资料不能过于集中。(3)注意引用最新的资料。(4)若书稿中必须引用其他作品内容,请在参考文献中注明。3.实用性。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该

4、举例时要举例,所举例子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浩如烟海,举不胜举,要写出带有规律性、原则性、指导性、方法性的知识,传授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培训教材应涵盖培训大纲所有的要求,编写起点准确,避免重复、遗漏,防止过多、过难、过深。在内容的组织编排上尽量使读者易于接受、便于学习。内容详略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课程设置来安排教材的篇幅。4.系统性要把知识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形成知识体系。把散珠子用一根线串起来就成为美丽的项链。这根“线”就是知识的逻辑和系统。系统性是教材之魂。抓住了知识的逻辑性

5、、系统性,教材的编写就有了根基和条理,就会纲举目张,便于教学以简驭繁。一个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5.多样性教材模式可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灵活多样,允许多种模式(如模块式、问答式、章节式等)并存。形成教材系列。文字教材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简明易懂。要便于自学和辅导,字数不宜过多。教材中一定要有典型案例、讨论题、分析和思考题等。讨论题应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分析、思考题要少而精。二、课程设计标准1.学习记忆强化方式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不如做接受程度学习方式途径、媒介10%阅读通过文字接受20%倾听30

6、%看图片通过画面接受50%看影展、展览70%使用示范并参与讨论参与90%演话剧、游戏、情景模拟自己动手做2.课程设计原则需求原则重点原则:第一学习的最深刻沟通原则:双向互动、及时反馈多感官原则:重复学习、意象再现、介绍、展示、摸、闻、尝、做三、评估指标图书的评估内容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和印制四项,四项中其中一项为不合格,则其质量即属不合格。(一)主观评价指标:主要针对内容。1.是否存在国家法律规定不允许出版和必须备案而未进行依法备案的内容;2.内容是否存在大面积抄袭即著作权纠纷的内容;3.是否符合编写要求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等要求。(二)

7、客观评价指标:质量管理体系中国主管图书的新闻出版总署下设有专门负责出版物质量监督的“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publicationqualitysupervisionandinspectionofGAPP)负责全国出版物品的抽检、复检、出版单位的质量认证等。主要的依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法律和行业标准进行印装质量检查、复制质量检测、编辑校对质量检测、纸张质量检测等业务。以编校质量为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文规定,图书编校差错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