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80688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2
《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为保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实施,盐城师范学院积极探索“3+1”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尝试有利于“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本文对盐城师范学院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结构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1引言(Introduction)2012年6月,盐城师范学院被确定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
2、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基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学院转型发展,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理念,以“改革模式、鼓励创新、回归工程、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树立高等教育主动服务“江苏沿海大开发”国家战略需求的观念,树立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在“应用型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上追求卓越,稳步推进。62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Appliedundergr
3、aduatecollegesexcellentsoftwareengineertrainingmode)为保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实施,盐城师范学院积极探索“3+1”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尝试有利于“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先后与“昆山中创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软国际资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微软技术中心(无锡)、无锡海创数字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1]。6该模式下前三年在学校进行学科基础、专业基
4、础、专业课程与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与培养,最后一年到合作企业实习实训,进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等工作。打破单个专业方向课程独立教学的开课形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入校内软件工厂,以项目驱动,实施专业方向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活动。开展了“回归工程”的教育改革运动,构建“学习环境企业化、学习内容职业化、能力培养实用化、效果评价专业化”的工程教育大背景,引入工程人才的职场环境,真正针对产业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另外,将部分课程设计放在企业环境中进行,以便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及运作模式;参加企
5、业中短期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前沿的技术、平台以及工具;到企业参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尽快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共享和共建教学资源平台[2]。3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Trainingstandardsandtrainingplanofexcellentsoftwareengineer)结合盐城师范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了本校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标准。学生通过该标准的培养能应用与软件工程专
6、业相关的科学、数学、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软件工程专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与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在实际多学科合作团队里工作并进行并有效的交流;具备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3]。6以CDIO工程教育大纲为基准,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设立主干课程与特色课程;确定毕业标准、学制与学位;合理设置课程分配学分(特别强调课外研学);给出指导性教学进程表;建立培养标准能力矩阵—审视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合理安排企业学习与实践的内容和时间;制
7、定企业学习与实践公约;制定企业学习阶段成绩考核标准;设计企业学习阶段综合训练项目与实习思考题。确保学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根据“软件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基于CDIO工程教育大纲,把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按照矩阵对应的方式落实到具体课程中,即建立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基于“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与“精方向、重应用、求创新”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构建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
8、程体系鱼骨图,如图1所示。将整个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扩展课程、实践环节以及技能课程等六个模块。在建立程序设计类课程研究型教学实验区的基础上,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开始,全面启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在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融合“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等几门课程,以“问题求解”与“计算思维”的内在逻辑为主线,裁剪上述三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问题求解”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