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72596
大小:832.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02
《(江苏专用)2020高考语文提分限时规范练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限时规范练七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时间:45分钟 分值:4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博雅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教育理念,它________于古希腊,实质上是一种以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为内核,同时又将人格修养与知识积累相结合的教育。它试图通过人的性格培养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这一理念与我们目前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观念的变革________。A.源远流长 来源 契合B.博大精深 起源 契合C.源远流长 起源 吻合D.博大精深 来源 吻合答案 C解析 源远流长:
2、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语境说的是博雅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历史悠久,结合成语的意思,第一空应选“源远流长”。来源:(事物)起源;发生(后面跟“于”)。起源:开始发生(后面多跟“于”)。语境说“博雅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源于古希腊,第二空应选“起源”。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吻合:完全符合。语境说的是博雅的教育理念与目前的教育观念变革完全符合,第三空应选“吻合”。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成了经典。①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②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③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经典都是这样④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⑤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A.①⑤③②④B.①⑤③④②C.②①
4、⑤④③D.②①⑤③④答案 D解析 语境前面是说经典经得起重复,也就是反复阅读。应先说②①,由一般的话说多了人烦与经典的话人们一遍遍地说形成对比,以突出经典的语言的魅力。因此排除A、B两项。由“不但……甚至……”可知,③④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应先③后④,排除C项。故选D。3.下列诗句中,与所描绘的古代运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②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③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④眼中何有百步的,强干惯使千年柘A.①钓鱼 ②射箭 ③织布 ④划船B.①织布 ②射箭 ③钓鱼 ④划船C.①钓鱼 ②划船 ③织布 ④射箭
5、D.①织布 ②划船 ③钓鱼 ④射箭答案 D解析 ①出自宋朝无名氏的《九张机》,根据“千丝万缕相萦系”,对应的应该是“织布”。②出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词《渔家傲》,根据“轻桡”“短棹”可判断出所写的运动是“划船”。③出自明朝解缙的《无题》,根据“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可判断出所写的运动是“钓鱼”。④出自明代徐祯卿的《观田魏二廷尉射歌》,其中“千年柘”是指弓箭,再结合“百步”,可以推断此句是写“射箭”。4.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往往不辨真假,拒绝思考。B.人们往往更愿意去相信谎言。C.人们往往喜欢随大流,少主见。D.人们往往更
6、喜欢听动听的话。答案 D解析 A项没有紧扣漫画寓意。B项没有抓住漫画的重点“动听”二字。C项脱离了漫画的主要内容。漫画中,有两个会场,两条标语,一条是“动听的谎言”,一条是“难听的真相”。“动听的谎言”前面排队人数众多,而“难听的真相”前面门庭冷落。此漫画寓意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动听的话。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钻之弥坚。(《论语·子罕》)(2)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乘骐骥以驰骋兮,________________!
7、(屈原《离骚》)(4)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5)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________。(朱熹《劝学诗》)答案 (1)仰之弥高 (2)行拂乱其所为 (3)来吾道夫先路 (4)砯崖转石万壑雷 (5)决眦入归鸟 (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烽火扬州路 (8)一寸光阴不
8、可轻三、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