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道情(初中阅读).doc

泰州道情(初中阅读).doc

ID:60753155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3

泰州道情(初中阅读).doc_第1页
泰州道情(初中阅读).doc_第2页
泰州道情(初中阅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泰州道情(初中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泰州道情》①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南宋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作为伴奏乐器,所以也叫“渔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曲艺形式。②明代,道情开始在泰州地区流行。至清代,用当地方言说唱,并吸收了本地民歌的许多曲调,成为泰州地方曲种之一,流传更为广泛。清道光时期,泰州一带有三位杨姓道情艺人,名噪一时,有“三阳(杨)开泰”之誉。后来逐步以泰州为中心,在江淮地区和沿江农村传布,称为“泰州道情”。新中国成立后,泰州成立了道情协会,有会员300余人

2、。③泰州道情唱词雅俗共賞,文人唱此显示高雅,劳动者唱此消愁解闷。曲调易学易记,爱唱者甚多,随着听众增多,出现了大批以此卖艺糊口的职业艺人。表演形式古老简朴,演唱时,渔鼓抓于左手弯内,右手击打鼓面,左手击打简板,打击一阵后便开始演唱,有时夹有道白,有时全是唱歌,无论走街或登台,马上便会引来男女老少驻足细听。(节选自《泰州曲艺艺术),有删改)1.结合选文内容完成填空。(3分)“泰州道情”是泰州地方曲种之,源于唐代的道曲,吸收了              的许多曲调,用         来说唱,以          为伴奏乐器。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收集于网

3、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第①段中加点的“同源异流”,形象地说清了全国各地的道情之间的联系。B.第②段中加点的“之一”和“余”,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第②段划线句,列举三位杨姓道情艺人名噪一时的例子,说明当时道情在泰州广泛流传。D.第①段按时间顺序说明,第②段主要按空间顺序说明。3.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泰州道情广为流传的原因。(3分)                          答案解析1、本地民歌  当地方言   渔鼓、简板2、D3、泰州道情唱词雅俗

4、共賞、曲调易学易记、表演形式古老简朴。版次页数表单附件管理部门发行日期修/制订内容摘要001902项目管理处招标文件版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稿人/项目管理处审查人/部门主管核准人/副总经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