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docx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docx

ID:60731629

大小:1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2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docx_第1页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docx_第2页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docx_第3页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后感韩丽班主任这个职位好似烫手的山芋,很多教师都不愿做。正如迟老师所说:“教师把所有的责任都挑在自己肩上,必然在管理中疲于奔命,痛苦不堪,这其实是许多教师辛苦的根源。”每次学校要求布置教室,学生年龄小,听闻此消息我立马行动起来,从物品的购买、设置,甚至是粘贴,都是一人完成。除教室布置外,学校各项活动多,一一亲自把关。苦不堪言。最近学校发了一本《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书籍,遇到困惑就翻看。这本书从管理心理学中的团队发展过程入手,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分析了班级发展的四个阶段:组建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成就阶段。然后依据班级发展的

2、这四个阶段,指导教师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分别是班级管理的指挥策略——教练策略——支持策略——授权策略。其中,在班级管理的教练策略里,还着重指导教师如何手把手培养学生干部,也有四步走战略:牵着走——扶着走——放开走——跟着走。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重点工作,具体要怎么做,为什么要那样做,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书中都有详细介绍了。赞美,提升自尊。赞美是赏识教育的法宝,教师常用赞美来表扬优秀的学生。迟老师指出:“通过赞美,表达你对他的认可,帮他找回本该属于他的自尊,提高其自我认知。”可见,赞美和自尊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要是没有自尊,赞美将是没有任何效果可言。对

3、待问题学生,教师要抓住任何机会,即使一个微不足道的闪光点,也要给予放大,并逐步培养自尊。当学生被说得飘飘然,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这时再抓住错误行为,对其指导,这样的方法就比单纯的批评教育有效多了。正所谓“教育是慢的艺术”,只要持之以恒训练此法,学生的问题终将改变。那么,到底怎样表扬学生呢?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有的老师,表扬的频率太高,表扬的形式又过单一,仅仅是反反复复的口头表扬,这样反而影响了自己赞美的效果。想想我也经常这么做。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表扬也好,赞美也吧,用心理学专业术语而言,都是正强化的一种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质性强化物。这包括食品

4、、玩具、文具、衣物等。可以设想,如果老师在讲课之前拿一个苹果进教室,并放言:今天的课堂谁表现得好,老师就将这个苹果给他,让他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个苹果吃下去。如果哪位学生因为本堂课的努力而得到了这个苹果,当他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吃下这个老师专门为他准备的苹果时,这或许不是这辈子他吃到的最好吃的苹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会体验到和以往吃苹果所不同的味道。当然,奖励的东西不能仅仅定位于本子、笔、书等与学习相关的东西,因为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可能作用比较有限。在经济范围允许的范围内,将物质性强化物在笔、本之外有所拓展,包括请学生吃一颗口香糖,送个生日小礼物,小发夹等等,你会收

5、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二是社会性强化物。所谓社会性,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社会性强化包括微笑、赞赏、点头、注视、拍手等等。我们再做一下设想,老师认为一个同学近期表现不错,值得肯定,但由于自己整日授课,已经懒得说话了,那么怎么办呢?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在自习课的时候,走过那位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足矣。如果他感觉还不是很强烈,那么你连拍他一个星期的肩膀,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感觉会完全不同起来,觉得自己的肩膀也不是自己的肩膀了,已经肩负着老师的层层信任与重托。对于大点的学生来说,还可以采用当着朋友的面表扬他,或是在家长面前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三是活

6、动性强化。活动性强化又称权力性强化,即赋予一部分同学特权性的活动。在班级中,会有一些事情,只有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可以做,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这些事做起来,往往能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觉,甚至让人感觉到与老师的关系不一般。这包括当班级干部、组织同学活动,甚至给老师帮忙跑腿等等都属于此类。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为老师帮忙等服务性的工作,许多教师交代给了自己的班长、课代表等班级干部,虽然给老师帮忙标志着老师的一种信任,但由于班级干部做得多了,反到不一定会感觉什么了,甚至还有可能认为老师把自己当成了跑腿的。然而,实际上,班级中的很多同学是希望能给老师帮一个小忙的,有许

7、多想当老师跑腿的人当不上呢。另外,还有象征性强化和代币性强化等,总之,赞美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的,还在于我们老师去用心用脑。教师的工作并不能指望凭借爱心和耐心改变学生,班级的管理是门艺术,更是科学。我们需要心理学知识作为强大的后盾,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让教师的工作轻松自在,运用智慧对待出现的困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