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2671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02
《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摘要:静脉血栓形成(VTE)是围手术期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外科手术后及长期卧床制动者,其中又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随着各科医疗技术的发展,势必增加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了解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在围手术期采取各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趋利避害,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关键词: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影响因素预防及护理正文:血栓栓塞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血栓栓塞疾病是导致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远远超过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病死率,而我国的静脉血栓性栓塞疾病的发病例数也逐年增加,成为住院
2、期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静脉血栓(VTE)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浅表静脉血栓等,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DVT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危害是:致死性肺栓塞,复发性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血栓后综合征,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另外,深静脉血栓可明显增加患者致残风险,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预防静脉血栓意义重大1静脉血栓的现状简介一直以来,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被认为是少见病,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十余年来,由于认识到VTE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我国开始在VTE诊治方面展开研究。尽管已小有成就,但在VT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与国外
3、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VTE在我国发病率并不低,几乎所有住院患者至少存在一项发生VTE的高危因素,40%的住院患者存在三种以上VTE危险因素。我国现有报道中DVT发生率均在20%以上,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更高达58.2%。而目前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VTE的预防已小有成效,但预防意识仍较薄弱,预防手段和方法单一。2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和诊断标准2.1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目前,医学界公认VTE的病因为Virchow氏三联征,即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成分改变。这三因素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均可诱发血栓。这三大因素在围手术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深静脉
4、血栓可由以下几个机制所启动:首先促凝血酶原激酶形成,然后每个凝血酶及分子分成两个凝血酶分子,因子V和因子Ⅶ可加速这一进程。在凝血的第3阶段,蛋白分解凝血酶,分解纤维蛋白成纤维蛋白单体和两个多肽,其中因子Ⅷ介导此反应。凝血过程前的两个阶段自动激发使初始的微小刺激产生大量的血栓。从理论上讲,凝血机制一旦启动,即可产生大量血栓栓子。2.1.1血管内膜损伤血管损伤一般有3种类型:(1)内皮细胞完整性的直接破坏;(2)对内皮细胞完整性的延迟效应;(3)某些药物使血浆蛋白C和S可逆性降低。手术对局部血管可造成损伤,如术中气压止血带的应用,术中肢体的过度牵拉,关节的过度曲屈,均可导致血管
5、内膜损伤。深静脉内膜损伤后释放出凝血因子、组织凝血活素,从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上述因素可引起血管收缩和细胞的损伤,甚至引起深静脉内弹力板的断裂,促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在管壁并网罗各种血细胞形成血栓。2.1.2血流缓慢围手术期卧床时间较长,肢体固定制动等因素可导致血流缓慢,被激活的凝血因子不能被血液及时稀释和清除,血流缓慢也可使内皮细胞因缺氧而受损,使内皮细胞抗凝功能发生障碍,诱发血栓发生。2.1.3血液成份改变妊娠、产后、术后、肥胖、创伤等因素均可使血小板粘着力增强,纤溶活性下降;术中、术后血浆渗出等因素也可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创伤可引起脱
6、水使血液浓缩,且围手术期某些药物也可促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血粘稠度增加,诱发血栓。2.2静脉血栓的诊断静脉造影检测VTE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还可获得影像资料分析静脉多普勒超声(DUS)对有症状的肢体近端DV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大于95%和98%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95%MRI可诊断有症状的肢体近端VTE及远端VTE。3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VTE的独立危险因子按照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外科手术创伤妊娠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恶性肿瘤不接受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浅表静脉血栓神经源性肢体麻痹或瘫痪。根据时间来分,又可分为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3.1术前患者VTE的危险因素3.
7、1.1年龄及性别研究发现VTE的发生率与年龄明显相关,二者呈相关指数函数变化,80岁以上人群比20岁发病率高200倍。年龄>40岁被认为是高危因素,4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其VTE的危险性增加2倍,且女性较男性在围手术期更易并发VTE。3.1.2高血压及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变慢,增加了VTE形成的危险。有报道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的活性增高,纤维蛋白的更新增快、凝血因子变多、抗凝物质减少,增加了DVT形成的危险性。3.1.3原发性高凝状态由遗传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