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721476
大小:15.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0
《小学数学的动手操作要谨防走入误区借助于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要谨防走入误区.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中动手操作要谨防走入误区借助于直观形象模型的动手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抽象的数量关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既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征,又遵循了数学学习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因如此,动手操作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但是,一些老师对动手操作教学方法的本质意义认识不清,在实践运用中常常走入误区,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使学生走入误区。一、精选学具,避免无关干扰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就得准备学具。数学学具的选择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现象,认识数学本。要尽量避免学具本身对学习活动造成的各种无关干扰。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
2、因学具选择不当而使学生走入误区。一些教师误认为学具的刺激性越强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本来简单的学具复杂化;有的还不惜花费大量精力舍近求远,追求形式上的热闹;有的喜欢把学具搞得五颜六色,或挑选一些新奇的东西来作为道具,这就势必带来无关因素的干扰。如,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利用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这一教学内容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破解这一难点是完全必要的。但采用的学具是让学生自带糖果。课堂上学生摆出了各色糖果,有的包装纸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画,这样的学具严重地干
3、扰了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失败。诚然学生的兴趣与外界的刺激物强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刺激物越强越能引起注意从而激发兴趣。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刺激物越强就越容易发散学生的注意力,越会增加对学生数学思考的干扰。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直观化的材料要尽量简单化,特别是提供一年级学生认识自然数或自然数的简单加减的学具要有相同物理特征,表示相同的意义的材料。比如:第纳斯木块、手指、豆子、小木棍、纽扣等,这样可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抽象出“数量”的意义。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讲究的是数形结合,尽管小学数学操作层面上的数形结合,并不是真正数学思想意义上的数形结
4、合,但它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雏型。强调数学结合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过程与动脑的数学思维过程相结合。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要利用操作对象的有形性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常常看到为操作而操作的教学行为,误认为操作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操作过程与老师的引导启发过程相互分离。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圆柱体和长方体的关系,以便从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到教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这一教学思路并没有错,但是这位老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让学生操作的过程,使得学生没
5、有更多思考的机会。这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萝卜和小刀,要求学生把萝卜削成长方体,结果是很多学生削成了多面体,用了很长时间,终于有同学削成了长方体。由于学生主要是集中在如何把萝卜削成长方体上,就很少思考数学问题的本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没有让学生从操作过程中感知和体验圆柱体和长方体的相互联系。数学课中的动手操作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因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以便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基础上建立起新的数学认知。其实,教学“圆柱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大可不必如此复杂,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却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在
6、学生动手操作前给出思考任务:①用什么办法能推导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指导学生用一张白纸裁剪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宽均不限,然后再沿着一条边将其卷起来成为一个没有上下底面的、空心的圆柱。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猜想,归纳,使手脑并用。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思考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起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和圆柱体的侧面、底面及表面积的联系,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自己的探索,由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从而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二、真实感知,避免错导动手操作的直接作用是给学生以形象的感知,数学概
7、念及相关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由形象思维转化为逻辑思维的过程,即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是为形象思维提供一个具体可感的数学映像,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错误引导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进入误区的事例也不少见。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学生认识长方形,先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让学生一一指认后,隐去其它,只留下长方体,稍后长方体正面闪烁几下,一个长方形脱离长方体置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