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随笔.doc

《大教学论》随笔.doc

ID:60719574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10

《大教学论》随笔.doc_第1页
《大教学论》随笔.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教学论》随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夸美纽斯的种子看到《大教学论》这个名字,我曾认为它定是枯燥的,它理论、晦涩、空洞。可细细读来,并非如此,它是思辨的、活跃的,甚至是那么平易近人,吸引着我去思考、观察。看到它,我更多的是想到了现在。公元1592年,夸美纽斯出生在波希米亚王国(捷克)南摩拉维亚的尼夫尼兹城一个属于摩拉维亚兄弟会(由农民、城市平民组成,崇尚民主和原始共产主义原则的新教派别)的水车磨坊主的家庭,此时正值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各国的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也对欧洲教育理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正是这个时代教育理论的结

2、晶。它就像无数粒种子,在教育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第一粒顺应自然的教育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老师和家长要激发儿童的求知和学习欲望,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并非苦楚。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协助学生的学习而不是训斥、批评学生。我们喜欢童年,是因为想到童年是可以做梦的时代,无忧无虑。但现在,孩子们缺少的恰恰就是做梦的情致。他们在家长、老师的严格管教下埋头读书,升学才是头等大事,连看课外书、文学作品都是“坏习惯”。学不会、考不好都会遭到训斥“你怎么这么笨?”“怎么就不会呢?”。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求知欲从何而来?探索精神何以发展?他们怎么从学习中找到快乐?而这也

3、正是“童话大王”郑渊洁让孩子退学的原因,他用童话的手法给儿子编了10部教材,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罗克这五个童话角色,贯穿到教材里作为主角。郑渊洁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将小学到高中的标准教材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在撰写法制篇时,还买了《刑法》等七八本法律专著。教材不同,考试方法更不一样,郑渊洁发明了一种“逆向考试法”:每学完一个章节后,都要求儿子根据内容编一张考卷来考他,要把他考得不及格了,儿子才算及格。在这里,儿子是出题官兼考官,父亲则是被考的,把主动权和乐趣留给了儿子,“痛苦”由父亲承担。考试真正成了儿子快乐的游戏。用这样的方法,三年的快乐时光,郑亚旗掌握了从初中到高中的全部知识。虽

4、然这是个个案,也不会具有广泛的推广性,但其中体现的思想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这就是顺应自然的教育,用最适合孩子的方法,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第二粒教学的自然规则夸美纽斯提出现在的教学没有遵循材料先来、形式在后的自然规则,到处都可以看到正好相反的情形。先教抽象的规则,然后才硬拉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我是地理专业,结合我们的学科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拿“人口迁移的原因”这个知识来说,大部分教师都会先讲原因有哪些,然后再分别举例,最后通过练习来加强大家的印象。这就没有按照自然规则进行。如果我们把权利下放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自己是否愿意居住在现居地?”“你想迁移到哪儿?”“为什么?”再根据他们说出

5、的理由进行归纳的话,学生们的参与度会更高,而且更能理解这些知识,不会觉得空洞无味。虽然现在的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从现象中提炼、总结知识。但照本宣科的现象仍然严重。我去年旁听了地理国培的一堂课,讲的是香港地理教育。他们就更关注这一点。教材内容大多是案例,让学生从材料例子中获取抽象规则。第三粒人性的假设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认为,人类的一切优点完全表现在三种品质中:博学、德行、虔信。博学既知识,德行既社会修养,虔信既宗教。这都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其思想观念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它们对当前的教育问题仍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我们作为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更应该

6、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性的假设”,吸取其中的精华。(1)博学。对于教师来讲,博学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尤其地理学科,它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学科,自然、人文、历史、旅游、宗教等都包括其中,教师要想自如地把握课堂,就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进而影响学生,感染课堂。同时,知识也能开阔视野,博大胸怀,让教师更具人格魅力。正如:腹有诗书气自华。(2)德行。这不仅包含外表更是体现内心。教师是个特殊的行业,他站在讲台前,教书育人。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道德品行,要用自己的形象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影响。(3)虔信。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变得浮躁,总是不能落地。而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

7、,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想到,你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你在追求一种幸福,而不是把工作当作自己的谋生手段。当然,这样的“虔信”与“德行”是不可分割的,“虔信”的保持也需要一个充满“德性”的氛围。这样的种子还有很多很多……夸美纽斯300多年前播撒下了教育的种子,人类正在通过共同的努力和探索收获果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