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

ID:6062181

大小:3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01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_第1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_第2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_第3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_第4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  一、引言14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  一、引言14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相关部门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对外披露自我评价报告。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但基本规范只是要求企业在自愿的前提下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而导致其未能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促进作用。根据郑倩及凌邦如对2011年沪市企业内部控制

2、报告披露情况分析发现,在933家企业中,只有427家企业进行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其中仅有258家聘请了事务所对其报告进行审计。与国外上升到法律层次的披露要求相比,在自愿层次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意愿不高,即使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由于未聘请第三方审计进行鉴定,导致其内容的可信度也不高。另一个问题是企业披露的报告其内容和形式基本相似,都为概括性的描述,并未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具体的评定,呈现一种形式重于实质的特点。可见,我国多数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视度不够,实践中,企业只是为了满足外部监督

3、部门的要求,或是为了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而进行的形式化的评价披露,从而导致评价结果流于形式,失去了管理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关于内部控制的评价,应从管理视角出发,提高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由被动评价转为自愿评价,不只是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评价,而是能够针对内部流程进行具体的评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管理的需求,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回顾内部控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相对于起步较晚的国内,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也一直处于前沿,对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也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19

4、87年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self-assessment,简称CSA)概念的出现,引导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国外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方法体系,尤其是CSA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了20多种方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价流程体系。而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经济市场情况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体系。(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14目前,我国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研

5、究,多数是基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角度进行的。朱卫东(2005)通过神经网络量化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进行了量化,以控制现状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以控制综合评价结果为输出量,构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评价标准体系。于增彪(2007)从内控评价的设计与审计角度对亚新科安徽子公司内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设计应该从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出发。宋亏霞(2009)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内部控制评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提醒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关注的因素。池国华(2010)从管理的视角出发,

6、结合业绩评价,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并提出了过程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的思想。张兆国(2011)以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为导向,建立了依据AHP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并利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控信息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吴秋生(2011)提出通过主体内和主体间的内部控制评价整合,实现对财务报表审计目的、自我完善目的等不同目的内部控制评价整合。韩传模(2012)从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引入BSC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的思想,利用AHP建立了简易的评价体系。也有学者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这类研究以商业银行

7、居多,主要是因为我国监管部门对金融业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内部控制要求比一般上市公司严格,类似研究有陈自力(2005)、李定安(2007)、陈发奋(2007)、王留根(2010)、虞伟健(2011)等。对于CSA的研究,近几年才逐渐出现,尚处于起步阶段。林朝华、唐予华(2003),杨淑娥、戴耀华、樊明武(2006),王栋(2008)等分别对CSA的理论演进框架、CSA包含的方法、实践需解决的问题等做了理论分析评价。上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2009)对上汽集团2008年借助IT系统实践CSA进行了介

8、绍,并且剖析了其实施成功的因素。(二)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不足(1)对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不够详细,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对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多数研究只是笼统的提出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方面,结合风险管理来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未给出详细具体的指标,未能给企业的实践应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使得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虽然韩传模提出从管理角度出发,引入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