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

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

ID:6057460

大小:4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01

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_第1页
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_第2页
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_第3页
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_第4页
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MI—1基因和肿瘤关系探究进展  [摘要]BMI-1基因是PCG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种原癌基因,最初于1991年在鼠淋巴瘤中被发现。经过几十余年的研究,目前已对BMI-1的基因分子结构、所编码氨基酸序列以及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近年来,人们发现BMI-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BMI-1基因与肿瘤关系之间的研究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关键词]BMI-1基因;PCG;原癌基因;恶性肿瘤[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0(c)-00

2、14-03BMI-1在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MI-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BMI-1的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调控机制,可以揭示生物体内病理生理过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有助于临床治疗,尤其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1BMI-1基因的概述14BMI-1是与myc起协同作用的原癌基因。人们对小鼠的BMI-1基因的研究得出,小鼠BMI-1基因编码了一种特殊的核酸蛋白,并和果蝇的调整基因PSC和SU

3、(Z)2蛋白序列构造惊人相似[1]。所以,BMI-1蛋白同样也和果蝇的调整基因PSC和SU(Z)2蛋白非常相似,它的氨基端是RING结构域,具备转录调节的能力[2];中间部分是螺旋-转角-螺旋-转角的构造,是Alkema等[3]通过将小鼠的BMI-1cDNA片断作为探针从人类的白血病细胞中所提炼出的BMI-1基因,从而对它们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人类BMI-1蛋白至少包括10余种编码序列,长度约3203bp,其核苷酸序列同小鼠的吻合性高达86%,其编码的蛋白质包括了326个氨基酸,氨基酸的序列和小鼠的氨

4、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8%。BMI-1蛋白在细胞周期中是否磷酸化,与染色体结合的状态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在细胞的G1/S期,非磷酸化的BMI-1蛋白与染色体的核蛋白片段特异性结合,而在细胞的G2/M期,磷酸化的BMI-1却并没有与染色体上的核蛋白结合[4]。研究发现,BMI-1基因缺失会导致小鼠出现骨骼的转化延迟、造血系统严重缺陷和颅脑发育不良,而BMI-1的过度表达则会导致白血病、淋巴瘤和实体瘤的发生。2BMI-1基因和实体瘤2.1BMI-1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14Jacobs等[5]研究发现,BM

5、I-1蛋白缺失的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中呈现出p16INK4a蛋白,p19AR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细胞出现过早衰老凋亡,而在BMI-1基因过度表达的细胞中p16INK4a蛋白以及p19ARF蛋白水平相反出现大幅下降,然而在BMI-1蛋白和p16INK4a蛋白同时缺失的鼠成纤维细胞却没有出现过细胞过早衰老的现象。在此项研究中,Jacobs等还研究讨论了原癌基因myc与BMI-1蛋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myc导致细胞是否衰老凋亡的情况取决于p19ARF蛋白的表达情况,而BMI-1负调控p19ARF。有研究

6、显示,BMI-1与C-myc基因共同导致了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形成。高度表达的BMI-1基因的肿瘤细胞被认定为肿瘤干细胞,能够使肿瘤细胞不断变异而增加其难治性[6],有研究表明,抑癌基因(INK4a/ARF)是BMI-1在人体中重要的下游目标位点,它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节BMI-1基因的表达水平。抑癌基因INK4a/ARF能够同时编码两种调控基因:细胞周期的调控基因p16INK4a以及p14ARF(小鼠则为p19ARF),这两种基因正常且有序表达是维持细胞周期平衡状态的关键,BMI-1基因作为肿瘤干细胞

7、自我更新因子,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使癌细胞不断实行自我更新,进而使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显著增加。2.2BMI-1与实体瘤的关系2.2.1BMI-1与呼吸系统肿瘤14Hu等[7]对11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研究,显示BMI-1阳性率高达78.07%,Meng等[8]也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阳性率为71%,而癌旁正常肺组织BMI-1阳性率仅为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MI-1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而与肿瘤体积大小、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在Vrzalikova等[9]

8、的研究中显示,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BMI-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人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敲出BMI-1基因,发现其可以诱导肺癌细胞发生凋亡[8]。BMI-1可能会成为治疗肺癌的一个靶基因位点。国内胡义德等[10]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23例非小细胞性肺癌组织中BMI-1、p16INK4a和p14ARF蛋白进行检测,将非小细胞性肺癌癌组织样本按p16INK4a和p14ARF蛋白表达共阴性和共阳性进行分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