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

ID:6051791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_第1页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_第2页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_第3页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_第4页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适应症及跟骨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在相同时间段内,两组病例采用统一的选择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手术由专人操作。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对2种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术后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优良率为84%,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术的优良率为81%。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性;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适合应用于骨质疏松和严重粉碎骨折。关键词:跟骨骨折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撬

2、拨复位经皮固定【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72-029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60%),虽仅占全身骨折的2%,但致残率较高。尽管对于跟骨骨折已很多的研究,但至今在其分类、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和术后处理等方面仍存有争议。跟骨锁定钢板是近年来跟骨骨折治疗上的一个新的应用,据报导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1]。本文就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撬拨复位经皮固定两种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性研究,以了解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适用范围,并对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帮助。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因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8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与撬拨复位经皮固定组,每组各40例。两组病人伤后至手术时间均为7-14天。每例骨折均行侧、轴位X片及CT检查,根据Sanders分型,均属Ⅱ型-Ⅳ型范围。其中,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中男38例,女2例,年龄30~56岁,平均43.4岁。单侧33例,双侧7例;Ⅱ型12侧,Ⅲ型23侧,Ⅳ型12侧。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术组中男36例,女4例,年龄27-59岁,平均44.7岁,单侧31例,双侧9例;Ⅱ型11侧,Ⅲ型25侧,Ⅳ型13侧。1.2手术方法。两组病人伤后至手术时间均

4、为伤后早期2天内或7-14天待消肿后。9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患者俯卧位,上气囊止血带,采用改良延长的跟骨外侧“L”型切口[2],全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贴跟骨表面锐性向两侧剥离,注意保护腓肠皮神经、腓骨长短肌腱。于距骨前缘、距骨后缘和骰骨分别打入三枚克氏针,采用无损伤技术以帮助暴露整个跟骨外侧壁、距下后关节面、跟骰关节。掀开跟骨外侧壁骨折块,显露后关节面,观察关节面的骨折情况。于跟骨结节处打入斯氏针,向跖部牵引撬拨复位;同时,以距骨下关节面作为骨折块复位的模板,直视下将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块正确的复位。术中结合C-臂X线透视纠正Bohler角和Gissane角。将向外膨出

5、的外侧璧向内挤压复位以纠正跟骨宽度及外翻成角,必要时可于跟骨内侧小切口直接复位。距下关节面完整后,取人工陶瓷骨植骨填充关节面下空腔,以预防关节面塌陷。选用跟骨锁定钢板贴附于跟骨外侧固定载距突骨块、内外侧壁骨块、粗隆部骨块及后关节面骨块。在距骨突下方的螺钉要斜向内上25°方向固定载距突,螺钉长度注意不突破跟骨内侧壁。靠后的螺钉应向下斜以便进入跟骨体后部较致密的骨质内。术后抬高患肢1周,并应用甘露醇脱水消肿,积极预防感染。早期在床活动足趾,3-4周在床活动踝关节,根据骨折愈合情况,8-10周下地负重练习。9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术组: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C臂X光透视下,从跟骨

6、后结节打入两枚3.5mm斯氏钉,沿跟骨纵轴钻入进针深度勿超过骨折线,术者将斯氏钉钉尾向跖侧推压,将患足的前足尽量跖屈,双拇指顶压跟骨前部,以恢复Bohler角。同时助手用双手掌分别从跟骨体两侧挤压,以恢复跟骨的宽度及使外侧壁复位,透视跟骨侧轴位片证实骨折复位良好,且Bohler角及有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用电钻将另2枚斯氏针从跟骨结节部由后向前钻入舌形骨折块,经跟骨后关节面下方向跟骨前部钻入,见骨折对位良好后术毕。术后跖屈位石膏托固定4-6周。1.3疗效评价标准。采用MarylandFootScore评分标准,从疼痛、功能及其他(外观及活动度)具体评定,总分1

7、00分。优:(90~100分);良:(75~89分);中:(50~74分)5例;差:(  3.29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已成为大多数SandersⅡ型-Ⅳ型跟骨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法,文献报道术后可达优良率为88%[4]。但这种方法因其并发症后果相对严重,所以对于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不宜选择。跟骨骨折另外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则是传统的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术,据报导优良率可达到85%[5],疗效不亚于目前切开复位的疗效。我们所做的对比研究也发现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分别达到82.5%和80%。两种手术方法比较,还是各有优缺点的:①手术微创的角度:撬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