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48704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能源利用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能源利用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探究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对能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区技术效率水平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契合,但从技术效率的变化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各地区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收敛趋势。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煤炭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关键词:随机前沿模型技术效率实证检验引言9经济增长一般被认为是资本、技术、储蓄率、就业等因素的函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认识只局限于劳
2、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等,而能源通常被看作是原材料的一部分,被当作是一种取之不尽、能有效保障需求的资源。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我国能源消费情况不容乐观,从消费总量来看,随着我国日益膨胀的人口规模、快速扩大的经济规模,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迅速,1998年以后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持续增长,2004年增速达到历史最高;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占有绝对地位,煤炭消费比重长期保持在70%,相对世界28%的平均水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显然不合理。因此,研究能源利用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能源消费现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大量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且各地区对现有技术利用效率的差距在逐渐扩大,促进技术效率改善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基于此,本文将能源要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从技术效率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通过对各地区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进而探讨能源消费影响技术效率所带动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从能源利用角度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文献综述9宏观层面的技术效率研究根本上是对区域经济增长源泉和绩效的研究。Fan(1991)使用1965-1986年我国大陆29个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面板数
4、据,分别运用平均生产函数和前沿生产函数,结果表明,1965-1985年间我国农业产出增长的16%是技术进步造成的,27%是技术效率提高导致。颜鹏飞、王兵(2004)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78-2001年我国30个地区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总体来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傅晓霞(2006)等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考察了人力资本和制度变迁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显示1978-2004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王志刚、龚六堂等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
5、模型,研究了我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效率变迁及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增速明显下降,主要是前沿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改善支撑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中观层面的技术效率研究主要从行业或产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展开。LiaoH(2010)等对东南亚各地区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虽然要素投入的积累是东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但技术效率也是影响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王争、史晋川(2007)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转型时期我国工业生产绩效的区域差异,发现自1987年以来各地区工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
6、率的上升同时资本边际生产率的下降,各地区工业技术效率的改进速度总体来看普遍有所减缓,但东部地区慢于中西部地区。岳书敬(2008)使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研发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研发活动的平均研发效率在0.6左右。东部沿海地区的研发效率较高,西部地区的研发效率较低,但区域研发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针对企业技术效率的研究主要分为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所有制和是否上市等角度。Zheng9Jinghai和Bigsten,Arne(1998)运用DEA方法估计了七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其他因素对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7、,首先私营个体企业效率最高,其次是三资企业,然后是股份制和集体企业。再次国有企业效率最低。涂正革(2008)采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考察了1995-2002年间我国37个工业行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效率,发现所有制、企业规模以及行业竞争度等因素对企业技术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李国璋、王双(2010)采用三阶段极大似然估计法估算了资源约束下的地区技术效率及人力资本和能源强度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明显。查冬兰、周德群(2009)等利用技术可变的面板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考察了能源约束下的我国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8、东中西部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