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048370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01
《美、德、中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德、中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探究 摘要: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实例介绍了德国、美国两大各具特色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与我国的比较得出启示,即美国模式对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的启示、德国模式对三段论课程与课程实践化的启示、两国模式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矛盾的启示。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德国;比较研究作者简介:杨婧(1984-),女,湖南新化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事处,助教;蔡立彬(1967-),男,海南琼山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广东广州510225)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
2、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2XJY15)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7-0312就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言,国际上已经形成公认的美、德两大基本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属于通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科领域内的通用工程科技人才,整个培养过程注重批判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以及层次性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属于实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适用性较强的高级工程
3、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的,其突出特点是工程实践性的全程体现,培养过程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的质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致力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中国的工程教育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尽管近10年来的改革主线是“以学校各院系的专业为基础,逐步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和精简化”,[1]但其典型的学科课程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本文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实例比较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一些启示。一、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为例12德国
4、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
5、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
6、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12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二、美国的工程科
7、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12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
8、,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