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

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

ID:6032564

大小: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31

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_第1页
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_第2页
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_第3页
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_第4页
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探析  摘要:捏脊疗法属于我国传统外治法之一,临床适用范围广,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显著疗效,如:疳积、厌食症、泄泻、便秘、呃逆、腹痛、胃痛、胃食管返流、胃轻瘫、反射性肠淤积症、新生儿黄疸、消瘦等。对于捏脊疗法的作用机理,传统医学认为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有关,通过对经脉的刺激改善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捏脊能影响尿D-木糖排泄量、下丘脑和血浆八肽胆囊收缩素、血浆胃泌素、血清胃动素、白细胞介素-2以及免疫球蛋白等因素,从而多途径调节胃肠神经内分泌功能。关键词:捏脊消化

2、系统综述【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56-03捏脊疗法属于我国传统外治法之一,是以捏法为主,并配合点、按、抚、提拿、弹拨等手法于一体的一种推拿手法。捏脊疗法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涉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病证,且临床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显著,易于推广。本综述以消化系统为切入点,对捏脊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临床探讨。1中医对捏脊疗法的认识13魏晋隋唐时期,捏脊己经成为按摩术中的一种专用手法,而根据古籍记载捏脊疗法

3、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使病人伏卧,……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由此可见捏脊疗法最早用于治疗成人腹痛。《类经》云:“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经脉与脏腑之间联系密切,经络与脏腑的关联以及经络的功能作用是捏脊疗法作用的根本[1],通过捏脊疗法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平衡阴阳,传导感应调整脏腑虚实之功。捏脊疗法作用于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脊入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

4、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督脉与诸阳经都有联系,又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通过捏脊疗法刺激督脉,能调和全身气血阴阳,加强与冲、任二脉的联系,主治先天及后天一切虚证。林红[2]在其相关研究中指出,督脉脊椎节段在反映脏腑病变方面有先行作用和高敏感度特性。杨广印等[3]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结果表明,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在督脉背段出现的压痛反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同时分布于多个脊柱水平,主要集中在T6-T105个节段水平上,且压痛阳性率极高。张晨静等[4]观察

5、到绝大部分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督脉存在压痛点,多分布于神道、灵台、至阳、腰阳关和十七椎下5个穴位。13膀胱经是人体经脉中循行路线最长的一条经脉,孟昭威[5]认为膀胱经是全部经络学说的核心,它既有通过中枢反射地影响内脏的通道,也有直接影响内脏的通道,这种直接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反馈作用。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枝节,临床上通过膀胱经治疗脏腑病确实收到了满意疗效[6],但在十二经脉中,除了足太阴脾经与手太阴心经在胸、腹腔内有较为清晰的循行路线以表明属络关系及与其他脏腑的联系外,其他经脉在胸、腹腔内均未予以清晰的循行路线。然

6、古代医家在《素问·风论》中提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的观点,提示了背俞穴与脏腑之间的紧密联系。《灵枢·背腧》有“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的记述亦表明了背俞穴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功能,其压痛反应具有脏腑病定位,反映病情轻重、疗效分析的作用,而这些背俞穴分布在膀胱经上,与膀胱经一同夹脊循行也正好符合现代解剖学中脊神经的交感纤维在脊柱两侧形成交感干,支配各内脏功能活动的观点。2捏脊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132.1疳积。临床文献报导,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积疗效显著,其中包括单独采用捏脊

7、疗法以及捏脊配合其他治疗方法。陈秀娟等[7]采用捏脊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疳证,并与药物组口服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等对照,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捏脊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2.22%。周一敏等[8]在传统推拿捏脊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游走罐治疗小儿积滞2700例。推拿疗法:推脾经、大肠经、三关,揉板门,揉脐,摩腹,分推腹阴阳,揉龟尾,推七节,捏脊。走罐疗法:于大椎处闪灌,再沿左右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向下推至脾胃俞穴处2~3次,最后在背部俞穴上留罐0~30min。每日或隔日1次

8、,2次为1疗程。经1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100%,其中治愈率占75%,好转率占25%。王香菊[9]采用捏脊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疳积。捏脊自尾骶部开始,直至项枕部为止;穴位注射用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穴位选取双侧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为96.7%。132.2厌食症。临床研究发现捏脊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中应用广泛,疗效明显,但单纯运用捏脊法治疗本病不及配合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而配合的内治药物多由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