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

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

ID:6028873

大小:31.4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31

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_第1页
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_第2页
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_第3页
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_第4页
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康复科面瘫临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唔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

2、病多见。手足阳明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①周围性面瘫:通常表现同侧表情肌(包括额肌)瘫痪。面神经受累水平不同,出现不同的伴发症状,如膝状神经节病变出现Hunt综合征,表现周围性面瘫,伴同侧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唾液和泪液分泌障碍,以及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疱疹等。②中枢性面瘫:表现病灶对侧眼裂以下的

3、面瘫,常伴该侧中枢性舌瘫(皮质延髓束)和偏瘫(皮质脊髓束受损),见于脑血管病,肿瘤等。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1)风寒袭络证:常有突受风寒之邪史,急性起病,一侧面部板滞,眼不能合,流泪,口角歪斜;色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2)风热袭络证:常有患侧耳内耳后完骨及面颊部疼痛及发热,突发一侧面部板滞,闭

4、眼不能,口角歪斜,口干或苦,小便赤,可伴恶风,头痛;舌质红,苔黄干或薄黄,脉浮数或弦数。(3)风痰阻络证:发病急骤,口眼斜,面肌麻木或抽搐,颜面作胀,泪溢痰涎,头晕目眩,纳少腹胀,舌淡苔薄,脉细弱或细滑。(4)气虚血瘀证:口眼斜,日久不愈面肌抽动频繁,或见神疲倦怠及面色萎黄无华,—5—舌嫩淡紫,脉涩无力。(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日为≤60天。(五)进入路

5、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

6、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3)面肌电图(EMG)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八)治疗方案1.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1)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疏经活络,取合谷、风池、阳白、翳风、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等穴,均用泻法。(2)风热袭络证:散风清热,疏经活络,取合谷、曲池、翳风、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等穴

7、,均用泻法。(3)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合谷、丰隆、阴陵泉等穴,均用泻法。(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补泻兼施。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方用小续命汤加减。药用麻黄、防己、党参、黄芩、桂枝、白芍、川芎、杏仁、制附子、防风、生姜、甘草等。—5—(2)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活血通络。大秦艽汤加减。药用秦艽、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生石膏、羌活、防风、细辛、黄芩、生地、白术、僵蚕、全

8、蝎、茯苓、甘草。(3)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方用牵正散合涤汤加减。药用白附子、僵蚕、全蝎、半夏、胆南星、陈皮、茯苓、枳实、石菖蒲、竹茹、党参、生姜、甘草等。(4)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方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药用黄芪、当归、川芎,赤芍、地龙、桃仁、红花、白附子、全蝎、僵蚕、蜈蚣等。3.其他疗法。(1)电针:取面颊部穴位1~2对以疏密波通电8~10分钟,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