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

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

ID:6023883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1

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1页
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2页
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3页
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4页
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学习中障碍和对策探究  摘要:在当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也能够从实验中总结出规律,但是不能把规律、公式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针对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多个方面作了归纳和分析,以便更能有的放矢,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障碍对策在教学中,我常有这样的感受:虽然有些概念、规律讲了多遍,但学生还是不能正确、恰当地应用。有些概念、原理学生背得很熟,但到了真正解决问题时,学生常会感到束手无策。在与学生交流沟通时,一些学生也谈到:“老师一讲都明白,一做题就什么都不会。”这种眼高手低的情况,不能

2、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当今“以学生为本,多动手、观察和归纳”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障碍作深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习方法,特别是有利于使学生更快地入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深入了解和跟踪调查,得出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1.感性认识不足引起的学习障碍及对策分析1.1障碍的形成7物理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感性认识。如果不能把有关的物理现象及其之间的联系鲜明地展示出来,学生就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以致对物理学中一些相邻、相近的概念易混淆。因为在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感觉、知觉是基础,科学思维是关键。例如:一

3、些同学不能在一个具体问题中正确区别出“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这三个概念;一些同学会错用机械效率的表达式计算功率。1.2策略研究产生这种学习障碍是学生感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认知结构中概念的可辨性差,当许多物理非本质附加信息与概念的本质信息混杂在一起时,常常不加区别地使用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或同义的概念词语、知识等造成的。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通过一些示意图,讲清这些概念间的细微的区别。比如:“有用功”这个概念,就是指要达到目的所需要做的那部分不可少的功。再如: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是会聚光线。这里会聚作用是把折射光线和入射

4、光线进行比较;而会聚光线是折射光线和平行光进行比较的。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2.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引起的学习障碍及对策分析2.1障碍的形成7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指人在解决了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会出现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有时会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有时会对问题的解决起消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消极的思维定势则会干扰学生对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问题1:圆柱形容器中的热水冷却后,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如何变化?(容器本身的热胀冷缩忽略不计)不少学生很容易想到液体内部的压强,考虑用公式P=ρgh。在

5、水柱冷却过程中,由于体积在减小,h也在减小,但是忽略了密度也在改变。事实上,只要想到水受到的重力不变,由P=G/S,即可得出压强不变的结论。问题2:判断滑轮组绳端的拉力F和物重G的关系。图1图2绝大多数学生能对图1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把F和G的位置互换一下(如图2),大多数同学就都会判断失误。2.2策略研究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思维定势导致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刻板,阻碍学生简捷、顺利地解决问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认为教师在讲公式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记忆公式,更应该注重公式的应用范围和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3.片面性思维引起的学习障碍及对策分析73.1障碍的形成片面性思维障碍是指学

6、生满足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只凭对事物的局部了解就草率得出结论。如:问题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现把光屏、凸透镜及其烛焰的中心调整在同一高度,若把光屏固定在某一位置,无论怎移动蜡烛都不能得到像,则光屏在什么位置上?这样问,绝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如果反过来问:先固定蜡烛和凸透镜,无论再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则蜡烛在什么位置上?那么,大多数同学很容易知道答案:物距小于一倍焦距。问题4:在研究机械效率时,如果提问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大多数同学都知道可以通过增加所挂物体的重力。但若告诉学生当挂上G■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现在当挂上G■的重物时,求拉力,有很多同学就会不

7、假思索地用η不变代数据。问题5:在学习浮力时,如果提问学生“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表达式,则90%的同学都能脱口而出,但换成:有一个柱形容器中装有1N的液体,现将一物体放入容器,则物体所受的浮力最大为()A.一定小于1N,B,一定等于1N,C.可能大于1N,学生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在评讲时,有同学就提出:1N的液体全部排出就不受浮力,因此产生的浮力一定小于1N的。73.2策略研究从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消除学生的这种片面性思维障碍,就要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