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

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

ID:6010157

大小:8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30

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_第1页
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_第2页
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_第3页
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为脑血栓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含4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但是两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不同,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健康调查简表(SF-36)、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活力、肌体疼痛、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卫生、总体健康等8个领域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

2、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上述8个领域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上述8个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等2个领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上述2个领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上述2个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脑血栓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该护理模式适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治疗。【关键词】舒适护理;脑血栓;生存质量;焦虑脑血栓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内出现血栓形成,动脉管腔由

3、此变得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其供血的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坏死,导致患者出现局限性的神经功能障碍[1]。尽管通过积极的治疗,脑血栓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即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血栓的诊断标准[2]。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服从本研究安排。排除标准:①患者同时存在有其他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②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因素。将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4、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组别性别(n,男/女)年龄(±s,岁)家族史[n(%)]高血压史[n(%)]糖尿病史[n(%)]观察组(n=49)25/2455.8±6.27(14.3)11(22.4)8(16.3)对照组(n=49)27/2254.1±6.75(10.2)14(28.6)6(12.2)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措施,包括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必要时给予溶栓治疗;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舒

5、适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模式的主要措施有:①脑血栓患者常会担心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残疾人,这样势必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心理护理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为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应该先向其介绍医院环境、疾病基本知识、主治医师工作经验、既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在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讲解操作的目的、简易步骤、注意事项等,通过这些措施可解除患者的紧张、悲观、焦虑、抑郁等情绪,为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充分利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如与患者进行目光接触、教会患者一些简单

6、且容易记忆的手势等。②脑血栓患者常常会出现偏瘫、感觉迟钝、行动障碍等症状,因此皮肤护理对脑血栓患者来说亦相当重要。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血运以及受压情况,应经常给患者更换体位,避免褥疮的发生。在体位方面,患者在夜间时可采用健侧、患侧交换侧卧体位,在清晨时可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在更换体位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皮肤碰伤、擦伤。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多对皮肤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经常用温水擦浴。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适宜的饮食。脑血栓患者应多进食一些高维生素、低脂、低糖、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在进食过程中还应注意速度不宜

7、过快,还应将患者头部抬高一定角度,这样可以避免呛咳所致的窒息或反流。④给予患者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光线柔和、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22~24℃,整理床单时避免尘埃飞扬,忌烟雾、皮毛、花粉等过敏原。1.3疗效评价健康调查简表(SF-36)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在医疗结局研究量表的基础上研发而来,199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将其翻译成中文版,该量表包括活力、肌体疼痛、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卫生、总体健康8个领域,每个领域的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在该领域的生存质量就越好。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该

8、量表分为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两个领域,每个领域的满分均为28分,分值越高,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