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

ID:5996947

大小:661.3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30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_第1页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_第2页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_第3页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_第4页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葛桂录刘茂生·内容提要:19世纪后期王尔德对庄子思想的吸纳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它标志着庄子思想与西方知识阶层开始在精神深处进行对话。王尔德没有停留于对庄子思想的表面认同,而是心契于庄子“无为”思想这一神髓,将之运用于社会批评与文艺批评,成为一种新的思想准的。正是依循庄子对人类文明以及社会批评的思路,王尔德自己的价值判断才变得更加清晰坚定。关键词:王尔德唯美主义庄子哲学无为思想精神对话正如儒家学说因17、18世纪耶稣会教士的传播得以登上欧陆,道家思想也是靠他们的译介而进入西方文化圈。不过,儒道在近二百年的西行历程中,各自的境遇却冷热甚殊。如果说儒家学说经

2、过耶稣会教士的倾慕推重、启蒙思想家的礼赞接纳,早已在西方思想界生根开花,成为当时构建知识、信念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的话;那么,道家思想则很少受到关注。与儒家学说所受到的隆遇相比,道家智慧在一段时间里仍处于未被发现的沉寂状态,其中的缘由是颇为值得深究的。道家原典中,老子《道德经》最早被译成欧洲语言。1788年译成拉丁文后尚未付梓印行的《道德经》,作为献给皇家学会的礼物送至伦敦,标志着中国道家思想的欧洲之旅由此肇始。译文将“道”译作“理”,意为神的最高理性。法兰西学院的第一位汉学教授雷慕沙成为欧洲研究道家思想的发轫者。他选译了《道德经》并加以评论,认为“道”的概念难以翻译,只有“逻各斯”庶几

3、近之,包括绝对存在、理性和言词这三层意义(卜松山76)。雷慕沙的学生和继任者儒莲于1842年完成《道德经》的第一个加注全译本。他遵从原中文注释,将“道”译作“路”,更贴近中文本意(卜松山76)。在道家思想的西行历程中,他的注释和翻译不失为一项出色的开拓之举。欧洲的学界精英正是通过这个译本初步结识了道家学说,并惊讶于它的玄远深邃。与这一学理性兴趣相伴出现的是老庄学说的大量翻译。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有关老子的翻译热。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庄子》于1889年问世。两年之后,理雅各的《庄子》及《道德经》英译稿一同刊载于米勒主编的系列丛书《东方圣典》中,它们均为西方《庄子

4、》接受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译本。尽管西方接受道家的第一个高潮姗姗来迟,然而却热烈得多。它那特有的社会批判色彩,一旦被付诸现实,它所掀起的强烈冲击是人们始料未及的。-葛桂录,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英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刘茂生,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英国小说。·18·万方数据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19世纪后期,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在摧毁着许多传统观念的基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世界观,以及建立在其上的道德观念与制度观念不断受到质疑。在一片惶惑疑虑的气氛中,许多知识分子深感严

5、重的精神危机,对社会现状极端不满,于是纷纷寻找各种心灵出路。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之下,人们试图从新的思想源泉中汲取力量,以弥合社会变革带来的精神断裂。对这一期待,王尔德在“英国的文艺复兴”(1882)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我们不去往美的殿堂还能去往何方呢?只能到一部古代意大利异教经典称作CiliaDivina(圣城)的地方去,在那里一个人至少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与恐怖,也可以暂时逃避世俗的选择”(27)。在唯美主义者看来,人们的岁月都消逝在对生命奥秘的追求中,生命的奥秘则在艺术之中。而东方艺术被看

6、作是与西方艺术相对立的艺术理想,是“美的殿堂”,是用来抨击西方艺术传统的有力武器。正是在这理想化的东方景观的映照之下,唯美主义者的生存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个典型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向艺术和古典文明亦倾吐了强烈的心灵诉求。古老的东方及其精美的艺术、东方式逃离尘嚣的处世哲学,便在这一诉求的召唤中顺理成章地进入他的知识视野,成为批判现实的有力武器。与东方哲人庄子的邂逅相逢并一见倾心,自然也成为情理之必然。在唯美者心目中,艺术的纯美即是对丑陋现实的超越,心灵若流连于“美的殿堂”中,自然可以不染尘垢。所以王尔德的身着奇装异服,与中国花瓶、日本扇子、孔雀羽毛、向日葵、玉兰花为伍,亦

7、无非刻意让美的氛围包裹自己,以便与世俗隔绝。他用两个中国青瓷花瓶装饰房间,朝昔观赏,以至觉得自己越来越配不上它们的清雅了。因为这些精致器物本身的完美结构就象征着艺术世界——一个以形式美统治生活的超现实领域。中国瓷器的莹润幽美征服了王尔德,他看中国人的生活也无处不散发优雅的气息。1882年,他应邀去美国巡回演讲,宣扬他的唯美主义理论,引起轰动。在其后所作的“美国印象”一文中,王尔德提到了中国人的生活:旧金山是一座真正美丽的城市。聚居着中国劳工的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