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

ID:5982946

大小:3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30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_第1页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_第2页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_第3页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_第4页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学校文化建设重构探究  摘要:高职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其地位根本的攀升,原因在于“高职无文,行之不远”。因此,高职需要在现有的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重构。借鉴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等相关理论,对高职文化的四个重要维度从策略探究和路径选择上进行重构,以解决“高职之行,可以远矣”的问题。关键词:高职;学校文化;重构作者简介:齐守泉(1970-),男,山东济南人,华东师范大学2011级教育博士生,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园文化。课题项目:2012年山东省高校人文

2、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校企合作办学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证研究”(编号:J12WH57),主持人:齐守泉。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47-0415随着人类社会迈入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高职教育的发展已到了而立之年。纵观高职教育跌跌撞撞钟摆式的成长史,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犹如社会经济脉搏跳动的听诊器,经济上中国已居世界第二,中国也正在办着世界上最大的高职教育。在当前一切唯GDP至上的情况下,高职始终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为世界工厂培养技术技能

3、型高端人才。然而目前出现的高职毕业生“有知识无文化”、“有技术无教养”、“有专业无思想”的现象却使人们对高职的办学产生了质疑。那么,高职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高职教育需要如何重新定位,怎么办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高端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重新擎起文化育人的大旗,在多年忽略了的文化建设方面,进行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构。一、高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文化建设不断被弱化的历史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高等教育在逐渐复苏生机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短期职业大学应时而生,成

4、为了高职教育最初的雏形。当时,职业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本地区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大学的一种新类型,亦或是存在历史较为短暂,对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却未及顾及。职业大学在1988年发展高潮时曾一度达到119所,学生7.5万人,1000人以上的有28所[1]。由于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历史定位,十年后就像昙花一现,却只留下孤零零的金陵职业大学,如今这所学校也已经变身成为普通本科院校——金陵科技学院。15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原有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于是国

5、家通过“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改制、补充培养等方式发展高职教育。高职教育这时候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制变身,找寻自己的办学特点和发展规律。这一时期,高职教育尚属于本科教育、普通专科教育的附属品,对于自身的文化建设却少有思考的余地。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附属于普通本科、专科的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

6、要组成部分。要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从这时起,中、东部地区基本上实现了一个地市一所高职院校,从而使得高职走向了真正的独立。15从上世纪末到新世纪初的头五年,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国家逐步出台了相应的高职文件,如2000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等;2

7、004年教育部出台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更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的办学方向,虽然也提出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但从文件到具体实施中可以看出,此提法只具有象征性意义。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开展订单培养。这时期,有关职教专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认为高职院校存在着短视行为,制定的培养目标迎合具体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去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甚至从学

8、生刚入校开始就把其当成某个工作岗位上的机器或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来培养,使学生沦为功利教育的牺牲品,被机械的职业技能所支配。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不需要思想,谈不上创新,没有作为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的高职教育必将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2]。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主要是强化学生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在逐步强化其体现本质特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