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

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

ID:59818065

大小:218.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11-25

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_第1页
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_第2页
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_第3页
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_第4页
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件第篇章资料word版本.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件第篇章资料2、静密封:是指密封处无相对运动,如缸盖、泵盖和管道法兰等的接合面。间隙密封:利用相对运动零件配合表面间的微小间隙起密封作用,又称为非接触密封。其没有专门的密封元件。一般滑阀的阀芯与阀体之间、柱塞与柱塞孔之间采用间隙密封。第一节密封装置第一节密封装置常用密封件:O形密封圈、唇形密封圈及活塞环等。O形密封圈既可以用于动密封也可以用于静密封,后两者常用于动密封。一、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是一种圆形断面的耐油橡胶环。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密封性和自封性好,阻力小,制造使用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O形密封圈在密封部位安装好后,由于(图b),在密封表面与密封槽的

2、作用下而压缩(图c)。当油液压力较低时,O形圈的弹性变形力使O形圈与密封表面及槽低形成密封。在油液压力较高时,它被挤向一侧,并迫使O型圈更贴紧密封面(图d)。但是当压力大于10MPa(对动密封)或当压力大于32MPa(对静密封)时要加挡圈。单向受压时,在非受压侧加一挡圈;双向受压时,在其两侧各加一个挡圈(图f、g)。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第一节密封装置二、唇形密封圈唇形密封圈都有一对与密封面接触的唇边,且唇口应向着压力高的一边,以使唇边张开增强密封性(如图1-7-3-a所示),当油液压力较低时,唇边在安装时的预压缩起密封作用;当油压较高时,油压作用在唇边紧贴在密封

3、面上,起到增强密封作用,而且压力越高贴得越紧。唇形密封圈一般用于动密封,特别是往复运动的密封。唇形密封圈按其断面形状可分为Y形、小Y形、U形、V形、L形、K形、鼓形和蕾形等。常见唇形密封圈的断面形状如图所示。第一节密封装置三、其它密封装置及密封材料活塞环:也叫涨圈,是利用矩形断面金属环弹性变形的涨力压紧表面而实现密封的。特点:寿命长、阻力小、耐高温、允许较高的相对速度。活塞环上有切口,所以一个活塞上要安装两个,且应切口错开。防尘圈:用以刮除活塞杆上的尘土等污物,以防进入液压系统。常见的一种防尘圈如右图。第一节密封装置密封带:适用于各种液体、气体管路的螺纹接头处的密

4、封。其特点是:操作简便、密封效果好、安装拆卸方便。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化学性,能在-100~+250℃的范围内使用。密封胶:是一种较新的密封材料。它在干燥固化前具有流动性,可容易地充满两结合面之间的缝隙,其密封效果较好,按其密封原理和化学成分可分为液态密封胶和厌氧密封胶两大类。第二节油箱、油管和管接头一、油箱功用:储油、散热以及沉淀杂质和分离油液中的空气。根据工况不同,油箱可以单独设置(如支架泵站)也可以利用机器内部空间做为油箱(如采煤机)。油箱要有足够的有效容积(液面高度只占油箱高度的80%时的油箱容积)。有效容积通常要大于油泵每分钟流量的

5、三倍,对行走装置可取为1.5~2倍,低压系统取2~4倍,中高压系统取5~7倍。第二节油箱、油管和管接头油箱结构要求:1、吸油管和回油管的距离应尽可能远,吸油侧和回油侧要用隔板隔开,以增加油箱内油液的循环距离,有利于油液冷却和气泡逸出,并使杂质多沉淀在回油侧,不易重新进入系统。隔板高度不低于油面到箱底高度的四分之三;2、吸油管离油箱底部达到距离应不小于管径的二倍,距箱边应不小于管径的三倍,以便油液流动畅通。吸油管入口处应安装网式粗滤油器;第二节油箱、油管和管接头3、回油管的管口必须浸入最低油面以下,以避免回油时将空气带入,回油管口距油箱底部的距离也不小于管径的三倍。

6、回油管切成45°的斜口,以增大排油面积,回油口应面向最近的箱壁;4、为避免脏物进入油箱,油箱应有箱盖,加油器应有滤油网。油箱还应有通气孔,使油面通大气压;5、为了便于清洗和放油,油箱底面应有适当坡度,并有放油塞。此外,油箱侧面还应有表示油面高度的指示器(油标)。第二节油箱、油管和管接头图1-7-5为单独设置的油箱结构简图。第二节油箱、油管和管接头二、油管分类:常用油管分为硬管和软管。硬管:用于连接无相对运动的液压元件,主要有冷拔无缝钢管、焊接钢管、铜管、尼龙管和硬塑料管等。在低压(≤1.6MPa)系统中可使用焊接钢管,在高压系统中多采用无缝钢管。特点:价格便宜、承

7、受压力高、装配时不能任意弯曲,铜管适用范围广,紫铜承受压力小(<6.5~10MPa),黄铜管承受压力较高(达25MPa)。第二节油箱、油管和管接头软管:主要用于连接有相对运动的液压元件,在采煤机和液压支架上可以见到这类油管。低压软管是中间夹有几层编织棉线或麻线的橡胶管;高压油管是中间夹有几层钢丝编织层的橡胶管。常用的高压软管中的编织层多为1~2层。一层的可承受6~20MPa的压力,二层钢丝软管耐压可达60MPa。此外还有三到四层的超高压软管。软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其外径的9倍,弯曲点与接头的距离不得小于外径的6倍。第二节油箱、油管和管接头三、管接头分类:硬管管接头

8、和软管管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