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787064
大小:16.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24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察物体》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观察物体》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观察物
2、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2)学情分析: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
3、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
4、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所以,此课的设计总是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3)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等,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
5、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灵活运用“转动被观察物”“改变观察者的位置”两种观察方法实现多角度观察。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重点: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难点:辨认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
6、状。二、说教法、学法。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诚信合作、互相帮助。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
7、欲,使学生学有成功、学的愉快。三、说教学过程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中,我安排了以下七个教学环节:1.新课导入2.探究新知3.巩固新知4.达标反馈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8.教学反思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每一个教学环节。1.新课导入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
8、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盲人摸象”,内容是这样的:(略)。这五个人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得出两种结论:一是他们摸得地方不同,所以摸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二是他们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不能完整地说出大象的样子,在此教师重点总结后,引出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