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

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

ID:59777817

大小:311.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23

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_第1页
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_第2页
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_第3页
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_第4页
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余弦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教材研究1.公式的推证及两个重要推论θθ2OABClθ1图1命题:设OB⊥平面,B为垂足,OA是平面的斜线,A为斜足.∠OAB=,l是平面内的任一直线,l与AB所成的角为,l与OA所成的角为,如图1.则:(三余弦公式).证法1:过斜足A引l的平行线AC,则∠OAC=,∠BAC=.再过B作BC⊥AC,连OC,则易知AC⊥OC,由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定义有:∴.证法2:设,则,∴.又∵,∴.由于0<θ1<90°.所以cosθ1≠0,则,由此可得:推论1:——此即三垂线及其逆定理.又由于0

2、<<1所以<cosθ1,从而θ1<,由此可得:推论2:(最小角定理)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小的角.2.公式的应用举例ASBC图2§2.1.在几何论证方面的应用:例1.求证:将长方体截取一角后的截面是锐角三角形.证明:如图2,设四面体SABC是长方体截取一角,则易知:AS⊥平面BSC,由三余弦公式知:cos∠ABC=cos∠ABS·cos∠CBS,∵∠CBS,∠ABS都是锐角∴cos∠ABS,cos∠CBS都大于0,从而cos∠ABC大于0.又∵∠ABC是三

3、角形的一内角,∴∠ABC是锐角.同理可得:∠BAC、∠BCA也都是锐角.故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注:此问题的证法很多,上述证法是证明此结论的所有证法中较为简单的一种.想一想①:已知平面,直线AB与、所成的角分别为,则().A.等于90°,B.小于90°,C.不大于90°,D.不小于90°.§2.2利用它处理与线面所成角有关的问题:例2.PA、PB、PC是从点P引出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射线的夹角均为60°,则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PCABD图3解:如图3,∵∠CPB=∠

4、APC=60°∴PC在平面APB上的射影PD是∠APB的角平分线,即∠DPB=30°.由三余弦公式得:cos60°=cos30°·cos∠DPC则cos∠DPC=.即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C.例3.有一东西方向的河流,离河岸若干米处有一探照灯,照着岸边的某点B,探照灯在点B的正东北方向,照射B点的光线与地面成60°角,求该光线与岸边所成角的余弦值.DBCA东图4解:如图4,设AD为探照灯,BC为河岸,则AD⊥水平面ABC,由已知有:∠ABC=45°,∠ABD=60°.由三余弦公式得:cos∠D

5、BC=cos45°·cos60°=.即灯光与岸边所成角的余弦值是.想一想②:设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a,求点A到平面BCD的距离AO及其体积.【引申】通常情况下与2是锐角.若与2同为钝角时,三余弦公式仍成立,且有更广泛的用途.ABCDC1βαl图5例4.如图5.在直二面角的棱l上有点A,在内各有一条射线AB、AC,它们与l均成45°的角,且AB在平面内,AC在平面内,求∠BAC的大小.解:(1)当AB、AC是如图所示状态时,∵二面角是直二面角,∴.过B作BD垂直l于D,由三余弦公式得:cos∠BAC=cos45

6、°·cos45°=,∴∠BAC=60°.(2)当AC是如图所示AC1状态时,cos∠BAC=cos45°·cos135°=-∴∠BAC=120°综上知∠BAC=60°或120°.ABNMOCDDCNMABO图6例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M、N分别是边AD、BC上的点,MN∥AB,MN∩AC=O.现正方形ABCD沿MN折成直二面角(如图6),设AM=BN=x(0<x<4),问.当MN平行移动时,∠AOC是否发生变化?试说明理由.解:此题的常规方法是:通过计算,将AO、OC、AC分别用x表示出来,然后由余弦

7、定理算出cos∠AOC=-是常数(计算量较大).从而得出结论.若换个角度来看:则易知:∠NOC=45°,∠NOA=135°,由三余弦公式有:cos∠AOC=cos45°·cos135°=-,可很快可得结论.点评: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在涉及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问题时.若能充分利用三余弦公式,可做到思路简单、计算简便,收到事半功倍之效.FBFAEDCMOAEDBCMO图7想一想③:如图7.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成直二面角B—AC—D,E、F分别是AD、BC的中点,O是正方形的中心,求折起后∠EOF的大小.§2.

8、3.利用它处理与两异面直线所成角有关的问题:例6.如图8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在B1C1、C1C上,且ABCDD1A1B1C1FE图8,求异面直线A1B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解:∵A1B1⊥平面BB1C1C∴A1B与平面BB1C1C所成角为45°.又∵,∴∠EFC1=30°即EF与C1C所成角为30°,亦即EF与B1B所成角为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