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

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

ID:5974358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30

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_第1页
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_第2页
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_第3页
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_第4页
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论《前方》教学内容有效确定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教学内容的有效确定对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前方》是曹文轩先生的一篇摄影散文,被纳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对这篇课文进行了丰富的教学实践和科学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及学术成果。但教学实践中《前方》的教学内容不明晰,偏离课程标准,学情和文本的情况一直存在。笔者首先对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其次论述了确定《前方》教学内容的依据

2、;最后阐述了确定《前方》教学内容的策略,以学情、文本体式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的有效确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对解决教学内容的随意性问题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一、实践中《前方》教学内容的调查与分析12教师在对《前方》进行教学设计时,确定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笔者阅读了大量一线教师撰写的《前方》教学设计和教案,对确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要求学生理解文章主旨,读懂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意思,体味作者关于“家”与“前方”阐述的人生哲理;二是要求学生了解摄影散文特点;

3、三是要求学生学习虚实结合、反弹琵琶的表现手法。12讲授《前方》的教师有很多,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教学内容指向了以上三点。究其原因有四点: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这决定了《前方》教学内容也分为工具性与人文性两类。理解文意,读懂作者表达的哲理内涵,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必然要求与体现。而《前方》作为一篇摄影散文,其新颖独特的形式需要学生学习了解;作者在文中运用的虚实结合、反弹琵琶的表现手法也同样需要学生学习。这二者都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发展学生对课文

4、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感受力,都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及高中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二是在中国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的历程中,讲授式教学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对课文文意进行精讲精析、细品细读,既是我国语文课堂的传统所在,又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擅长之处。这决定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之时,大多将理解文意放在第一位。理解文章内涵,体味作者要表达的人生哲理就成了学习《前方》课堂上的重头戏。三是《前方》这一文章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篇摄影散文。教师大多将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列入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着力不多。大多

5、是在一节课的初始阶段引入“摄影散文”这一概念,略加介绍后就不了了之,没能使其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有的教师试图讲多、讲透一些,苦于无从入手,只能点到为止。四是《前方》谈到了人离家的欲望,离开家园,踏上奔赴前方的旅程,这似乎与“月是故乡明”这一单元的主题“家园之思”背离,究竟是思乡还是离乡?这值得学生进行深思探讨。作者反弹琵琶表现手法的运用就进入了教师的视野,被纳入了教学目标的范围。二、确定《前方》教学内容的依据我国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权威依据。

6、其次,确定教学内容要考察学情和学生的起点水平,依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认知心理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最后,应依据文本及其所在教材,既要依据课文的自身特点设计教学,又要考虑课文所属单元的单元主题。因此,《前方》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三点:(一)课程标准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部分提出:“通过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这五方面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12创新”。它们分别要求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

7、程中一是有目的地积累和在实践中整合。二是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针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感受力得到发展。三是发展语文阅读理想能力、探究能力,形成思考、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与思维品质。四是发展语文应用能力。五是发现问题,创新思维。必修课程目标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其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目标包括对鉴赏目的和态度的要求;对鉴赏能力的要求;学习掌握鉴赏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如文体特征、表现手法、相关背景等。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标准中关于“文章阅读能力目标”的规定说“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

8、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教授文章的人文主题、对文章进行架空分析,重点是要教给学生关于“摄影散文”的本质的、规律性的知识。(二)学情1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注重学情是人本主义学生中心教学观的忠实体现。确定教学内容需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起点行为和认知特征,新知识的学习必然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上。在了解学生起点行为时应注意学生的学习起点并非为零。研究表明,在教师教授课文之前,学生通过自读已经可以读懂文章的60%—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