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

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

ID:5971070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30

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_第1页
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_第2页
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_第3页
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_第4页
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炎琥宁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和安全性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49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利巴韦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炎琥宁),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字2=4.0452,P0.05)。结论:炎琥宁用于辅助性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腹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小儿腹泻;炎琥宁;疗效7婴幼儿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因此在秋冬季节极容易有腹泻症状出现。秋冬季小儿腹泻

2、多发生在l0~12月份,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阶段的婴幼儿当中[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常见、多发疾病之一[2]。轮状病毒是在1973年由澳大利亚人Bishop经电镜发现,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于的RNA病毒,因其内壳有22~24个辐射状结构以及外壳结合呈车轮形状故命名。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当患儿自身免疫能力下降时,轮状病毒容易通过粪-口途径侵入患儿肠道,损害患儿小肠绒毛细胞,是小肠黏膜对水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腹泻[4]。同时,肠液渗透压在整个发病过程中不断增高,

3、进一步导致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丢失,使腹泻进一步加重。本科采用炎琥宁注射液对23例腹泻患儿进行辅助性治疗,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4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有关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5],本组研究均征求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将49例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4.7个月,病程1~5d,平均2.1d;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1

4、5.1个月,病程1~5d,平均2.0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口服蒙托石散、微生态制剂、纠正水、钠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小儿腹泻的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珠海经济特区生物化学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463)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7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901)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

5、静脉滴注,1d分两次滴注。两组患儿均用药5~7d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症状、体征及每日粪便性状、次数改善情况。1.3疗效判断标准按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992年版)中关于小儿腹泻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价[6]。(1)显效:治疗1~2d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腹泻次数≤2次/d,粪便性状正常;(2)有效:治疗2~3d后患儿症状基本消失,腹泻次数减少至4次/d,粪便性状有明显改善,但仍有一定比重水分;(3)无效:治疗3d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变换甚至加重,粪便次数、性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

6、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3讨论7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小儿疾病之一,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在夏、秋季节有较高发病率,5岁以下的小儿通常为主要发病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40%的腹泻是由轮性病毒感染引起[7]。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较高发病率,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重要儿科疾病之一,患儿临床常出现水样便、黄色蛋花汤样便等症表现,大便无腥臭味。轮状病毒按内壳多肽结构的特异性抗原又可分为A-G组,目前在世界范围

7、内流行较为广泛的是A组。临床实践证实,小儿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3岁婴幼儿中,在4岁以上儿童当中很少见[8]。然而目前有关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发现,但可知轮状病毒可损害人体小肠上皮细胞,造成上皮细胞结构排列紊乱及分解脱落,是肠壁绒毛融合、缩短、毁坏,导致小肠壁的吸收面积缩小[9]。引起患儿水、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腹泻导致肠道黏膜中的双糖酶活性降低,乳糖酶活性受到严重影响,使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功能收到影响,乳糖吸收减少,大量滞留在肠腔内,肠道渗透压急剧增加,促进水、电解质大量流入肠腔,最终引起水样腹泻[10]。7目前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尚无理想的临

8、床治疗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