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

ID:59704137

大小:1.80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11-20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_第1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_第2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_第3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_第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教学教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病因一、静脉壁损伤二、血流缓慢三、血液高凝状态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在我们科相关较为明显的有:损伤、骨折、脑卒中、瘫痪、长期卧床、制动、高龄、中心静脉置管、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血小板异常、重症感染、心肺功能不全、血液高凝、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等。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研究发现,DVT多发生于左下肢,主要与左髂总静脉受到其后方的骶骨岬前凸和前方的髂总动脉压迫有关,长期压迫可致内膜增生、粘连、管腔狭窄甚至血栓,血栓形成后,髂静脉受压段进一步发生炎症和纤维化,使之变为完全阻塞。当狭窄超过管径的50%时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大大

2、增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包括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两大类,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以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 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Homans征Neuhof征分型①中央型②周围型③混合型①中央型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这是髂总静脉、

3、髂外和(或)髂内静脉以及股总静脉血栓形成的总称。主要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全下肢明显肿胀,同侧髂窝、股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均升高。左侧发病多于右侧,与左髂总静脉受右髂总动脉的骑跨压迫有关。②周围型周围型,包括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限于股静脉的血栓形成,主要临床特征为大腿肿痛,由于髂-股静脉回流通畅,故下肢肿胀往往并不严重。大腿部有胀满感或胀痛,无明显的浅静脉曲张。局限在小腿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胫、腓静脉及小腿肌肉静脉,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小腿剧痛,患肢足部不能着地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踝部明显水肿,踝周正常凹陷消失而呈饱满状态

4、。③混合型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髂静脉及其远端的下肢静脉均因血栓而阻塞,主要临床表现为:急骤的全下肢严重普遍性肿胀、剧痛。任何被动或主动活动均可加重疼痛。股三角区、小腿肌层都有明显压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股白肿)。除上述症状外,由于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供障碍,出现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皮肤温度低于健侧,并呈青紫色(股青肿)。如病程继续进展,小腿和足背往往出现水疱,破裂后有持续的浆液性渗出。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静脉性坏疽。股白肿静脉性坏疽血栓后综合征DVT慢性期可发生PTS(血栓后综合征)。主要指在血栓的机

5、化过程中静脉瓣膜遭受破坏,甚至消失或者黏附于管壁,导致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发生率为20%~50%。静脉曲张静脉溃疡肺栓塞辅助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是DVT诊断的首选方法。螺旋CT静脉成像、MRI静脉成、静脉造影。治疗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

6、肢,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当全身症状和局部压痛缓解后,即可进行轻便活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包括大小便均在床上),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当肢体感觉疲劳时可更换体位,行足部轻微伸屈活动,幅度不宜大。待血栓机化粘附于静脉内壁,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血栓机化的过程一般需2周左右完成,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内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患肢。)起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治疗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和管

7、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但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如在单纯抗凝后的DVT病人中33%~79%发生静脉血栓后综合征,33%发生静脉瓣膜返流,23%发展为严重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Ⅱa因子抑制剂、Ⅹa因子抑制剂等普通肝素:须监测凝血功能(INR保持在 1.5~2.5之间)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epa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在使用的第3~6天应复查血小板计数;HIT诊断一旦成立,应停用普通肝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