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64764
大小:19.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13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一、活用在古里,某些,主要是,可以按照一定的灵活运用,在句中改它的功能,即原来的性。种象就是活用,常的象有:名活用,名作状,名、、形容的使用法,活用名,形容活用或名、、形容的意用法,数活用,数的使等等。1、名活用一般:即个本是名,在境中作使用。(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在里活用“打洞”。(2)不能名其一(《口技》)中“名”“其一”,活用做“出”。(3)稍稍客其父”(《仲永》)中“客”原名,里活用,意“以客之礼相待”,可以翻“把他的父当作客招待”。(意用法)2、
2、形容用作:原本性形容,由于言境的不同形生改充当使用。(1)香益清(《》)中“”原是形容,在里充当“香”的,用作,播之意。(2)臣,小人(《出表》)中的“”“”都是形容活用,后面“臣”和“小人”,翻“近”和“离”。(3)苦其心志,其筋骨,其体肤(《生于患死于安》)中“苦”、“”、“”都是形容活用作,当作“使⋯⋯苦”,“使⋯⋯”、“使⋯⋯”,属于形容的使用法。3、形容用作名:原本性形容在具体的言境中充当名使用。(1)此皆良(《出表》)中“良”原形容,在里充当判断句主“此”的,活用名,善良老的人之意。(
3、2)帝感其(《愚公移山》)中“”原形容在里作“感”的,活用名,心之意。(3)政通人和,百具(《岳阳楼》)中“”原形容里作“”的,活用名,里作荒的事情。4、活用名:原本由于言境的改,充当名使用,形生化。(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在充当“献”的,活用名,疑之意。(2)前人之述矣“(《岳阳楼》)中“述”本是“述”,里活用名“述的文字”。5、名作状:名在代中一般不用在前面作状,但在古中有一些名用在的前面充当状,表示作行的状、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1)当是,手拍儿声。(《
4、口技》)中“手”名,用在“拍”的前面作状,表示作行的方式,“用手”之意。(2)狐呼曰大楚,王(《涉世家》)中“狐”名,和“”一起用在“呼”的前面作状,表示作行的状,“像狐狸叫那大呼”之意。(3)山行六七里(《醉翁亭》)中“山”名,用在“行”的前面作状,表示作行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6、使用法:含有“使怎么”的意思。(1)无案之形(《陋室》):形容使用法,使⋯⋯累(2)忿恚尉,令辱之(《涉世家》)忿恚:的使用法,使⋯⋯怒(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苦:形容使用法,使⋯⋯苦7、意用法:含有“
5、怎么”或“把当作什么”的意思。(1)邑人奇之(《仲永》)奇:形容的意用法,以⋯⋯奇(2)而不知太守之其也(《醉翁亭》):形容意用法,以⋯⋯(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忌王》)美:形容的意用法,⋯美二、常文言虚(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
6、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②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宋何罪之有?(《公输》)③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④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7、”。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二)其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并自为其名。(《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记忆顺
8、口溜: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三)以1、作为介词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②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③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例:2、作为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