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ID:18932464

大小:8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5

古汉语语法知识_第1页
古汉语语法知识_第2页
古汉语语法知识_第3页
古汉语语法知识_第4页
古汉语语法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语法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语法(一)古代汉语的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一、名词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2、(“诸侯”作宾语)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

3、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

4、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

5、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每月”之类的意思。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②“日”充当形容词或变化意义比较突出的动词的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相当于“一天天”、“一天比一天”。如: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楚辞·涉江》)③“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充当全句的修饰语,往往含有追溯过去的含义,相当于“14往日”、“以前”。如: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左传·昭公七年》)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

6、行为的词。如:走、趋、伐、见、为、有、欲、能、可。动词的主要特点是:能受副词修饰,大多数动词能带宾语。动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能在句子中作谓语,也能作主语。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动词“伐”,前有副词“将”修饰,后有宾语“颛臾”。按能否带宾语,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前者如:患、使、见、伐、问、助、哀等;后者如:走、行、活、止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悦、忿恚、喜、惊等,它们能受“甚”这类副词修饰。有的动词表示主观意愿或客观可能,一般称为助动词,如:欲、能、可、愿

7、等。它们能独立作谓语,但经常是作其他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修饰成分,如“臣愿奉璧往使”、“壮士!能复饮乎”、“欲诛有功之人”等。动词有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如:廉、勇、强、老、壮、大、恂恂、融融等。形容词能受一般副词的修饰或少数副词的补充,但不能受副词“勿”等的修饰。如:“城非不高也”、“君美甚”。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也能作宾语等成分。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良

8、”作定语)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同上)(“倨”作谓语)今杀相如……而绝秦赵之欢。(同上)(“欢”为宾语中心语)古代汉语的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并带上使动、意动意义,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一、二、三、十、百、千、万等。表示数目的是基数词。基数词又包括系数(零、一、二、十等)与位数(十、百、千等)。系数放在位数前,二者是相乘的关系;位数放在系数前,二者是相加或分数的关系,如:“十八九”可能是“十”加“八”或“九”,也可能是“十分之八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