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51057
大小:1.43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11-17
《水力学实验讲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力学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水静力学基本方程为:它表明:当质量力仅为重力时,静止液体内部任意点对同一基准面的与两项之和为常数。重力作用下,液体中任何一点静止水压强为液体表面压强。一、静水压强实验二、实验原理为正压;为负压,负压可用真空压强或真空高度表示:重力作用下,静止均质液体中的等压面是水平面。利用互相连通的同一种液体的等压面原理,可求出待求液体的密度。一、静水压强实验三、实验设备一、静水压强实验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测记有关常数。2、将调压筒旋转到适当高度,打开排气阀,使水箱内的液面与大气相通,此时液面压强。待水面稳定后,观察各U形压差
2、计的液面位置,以验证等压面原理。一、静水压强实验四、实验步骤3、关闭排气阀4、继续提高调压筒,再做两次。,将调压阀升至某一高度。此时水箱内的液面压强。观察各测压管的液面高度变化并测记液面标高。5、打开排气阀,使之与大气相通,稳定后再关闭(此时不要移动调压筒)。待液面一、静水压强实验四、实验步骤6、将调压筒降至某一高度。此时。观察各测压管的液面高度变化,并测记标高,重复两次。7、将调压筒升至适当位置,打开排气阀,实验结束。二、流线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应用流动演示仪演示各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水流形态,以观察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流线、旋涡等,增强对流体运动特性的认识。2、应
3、用流动演示仪演示水流绕过不同形状物体的驻点、尾流、涡街现象及非自由射流等,增强感性认识。二、流线演示实验二、实验设备和仪器流线可以形象地显示各种水流形态及其水流内部质点运动的特性。而通过各种演示设备就可以演示出流线。常用的有烟风洞、氢气泡显示设备,及流动演示仪等。现以流动演示仪为例加以说明。图2-1为流动演示仪的示意图,该仪器用有机玻璃制成,通过在水流中掺气的方法,演示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多种水流现象,并显示相应的流线。整个仪器有不同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是一套独立的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亦可同时使用。二、流线演示实验图2-1二、流线演示实验三、实验步骤(一)操作程序1、接
4、通电源,打开开关。2、用调节进气量旋钮,调节气泡大小。(二)演示内容Ⅰ型:显示圆柱绕流等的流线,该单元装置能十分清楚地显示出流体在驻点处的停滞现象、边界层分离状态分离状况及卡门涡街现象。驻点:观察流经圆柱前端驻点处的小气泡运动特性,可了解流速与压强沿圆柱周边的变化情况。二、流线演示实验边界层分离:流线显示了圆柱绕流边界层分离现象,可观察边界层分离点的位置及分离后的回流形态。卡门涡街:即圆珠柱的轴与水流方向垂直,在圆柱的两个对称点上产生边界层分离,然后不断交替在圆柱下游两侧产生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并流向下游。二、流线演示实验Ⅱ型:显示桥墩、机翼绕流的流线。该桥墩为圆珠笔
5、头方尾的绕流体。水流在桥墩后的尾流区内也产生卡门涡街,并可观察水流绕过机翼时的运动状态。Ⅲ型:显示逐渐收缩、逐渐扩散及通过孔板(或丁坝)纵剖面上的流线图像。1、在逐渐收缩段,流线均匀收缩,无旋涡产生;在逐渐扩散段可看到边界层层分离而产生明显的漩涡。二、流线演示实验2、在孔板前,流线逐渐收缩,汇集于孔板的过流孔口处,只在拐角处有一小旋涡出现;孔板后水流逐渐扩散,并在主流区周围形成较大的旋涡回流区。Ⅳ型:显示管道突然扩大和突然收缩时的管道纵剖面上的流线图像。1、在突然扩大段出现强烈的旋涡区。2、在突然收缩段仅在拐角处出现旋涡。3、在直角转变处,流线弯曲,越靠近弯道内侧流速
6、越小,由于水流通道很不畅顺,回流区范围较广。二、流线演示实验思考题1、旋涡区与水流能量损失有什么关系?2、空化现象为什么常常发生在旋涡区中?3、卡门涡街具有什么特征?对绕流物体有什么影响?三、能量(伯努利)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恒定流的情况下,当管道断面发生改变时水流的位置势能、压强势能、动能的沿程转化规律,加深理解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几何意义。2、观察均匀流、渐变流断面及其水流特征。3、掌握急变流断面压强分布规律。4、测定管道的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值,并绘制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及总水头线。三、能量(伯努利)方程实验二、实验原理实际液体在有压管道中作恒定流动时,其能
7、量方程如下:它表明: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液体的各种机械能(单位位能、单位压能和单位动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由于实际液体存在粘性,液体运动时为克服阻力而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也就是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散逸,即水头损失。因而机械能应沿程减少。三、能量(伯努利)方程实验三、实验设备三、能量(伯努利)方程实验四、实验步骤1、分辩测压管与毕托管检查橡胶管接头是否接紧。2、启动抽水机,打开进水阀,使水箱充水并保持溢流,使水位恒定。体积法测流量。5、观察急变流断面A和B处的压强分布规律。3、关闭尾阀,检查测压管和毕托管的液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需要检查管路中是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