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628003
大小:13.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16
《试论人情稿的堵与疏.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堵不如疏[试论人情稿的堵与疏] 摘要:人情稿、关系稿在学术期刊编务实践中较为常见。人情稿属于期刊稿件的一部分。从期刊xx程序的角度可对人情稿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人情稿可分别采取堵与疏的策略,以降低人情稿在稿件中的比例,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关键词:期刊xx;人情稿;学术质量;堵与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0-02 人情稿、关系稿是学术期刊编务实践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人情稿现象的出现和泛滥势必降低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荣誉,对此,各界有识之士多有论述。人情稿现象的出现,根植于国内特定的社会氛围和职称评审体系、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等
2、诸多因素之中,有其产生、发酵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对于xx实务中的人情稿现象,既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谈虎色变,也不必为其时隐时现而兀自烦恼。本文试从堵与疏的角度浅谈人情稿的控制与疏导,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一、人情稿的分类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稿件分为三类:作者自投稿、xx组稿和约稿、其他通过各类关系投来的稿件。人情稿,主要指通过人情关系而进入期刊xx部并待审的稿件。这类稿件通常没有通过正常的投稿手续和投稿渠道而进入xx手中,常见的如通过与xx之间的私人关系而投递的稿件、专家荐稿、主管单位“摊派”稿等。这是从期刊程序中的论文接收登记阶段而言。 在论文审核阶
3、段,如果期刊完全且严格地采用双向匿名审核制度,则此阶段不存在所谓的人情稿,稿件的质量应是审稿专家主要审查对象。当然,在此阶段不排除初审xx因既负责稿件接收登记又负责审稿,从而对自投稿作者中的老作者稿件、组稿件“另眼相待”,从而使这一类稿件变成带有人情色彩的人情稿,在稿件处理周期、质量把关等方面就有可能因人情的因素而有别于正常作者的自投稿。 在论文的录用阶段,人情稿的构成颇为复杂。一类常见的人情稿是越过了接收登记和审稿阶段而径直进入录用池的稿件,这类稿件往往是领导和上级单位等推荐稿、关照稿甚至强行安插稿。此类人情稿最为作者、读者和xx工作者所诟病。另一类人情稿
4、是在稿件质量同等的情况下,老作者、约稿作者和“有关系”者稿件往往被优先采用,从而使其稿件被纳入了人情稿的范畴。 二、人情稿的堵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对于人情稿的处理,首先应该采取“堵”的方法和手段,以遏制人情稿多发势态,提高学术期刊稿源质量。适宜采用堵的方法遏制人情稿的首先应包括越过了接收登记和审稿阶段而径直进入录用池的稿件,正是此类稿件被权力、关系等所寻租,为读者所诟病;此类稿件降低了正常投稿作者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稿件录用的概率,为作者所诟病;此类稿件扰乱了期刊xx工作正常的xx流程,降低了期刊的论文质量和学术信誉,为期刊
5、、xx所诟病。通常,此类“插队”稿件的“后台”绝非等闲之辈,或者是领导的“指定稿”,或者是学术专家、学术权威的“推荐稿”,或者是主管单位的“摊派稿”等等,不一而足。尽管是关系稿,但此类稿件的学术质量参差不齐,当然也不排除有高质量的稿件。虽然如此,此类“插队”稿件最坏的影响是破坏了期刊用稿系统中的程序公平,因此必须从程序性制度上对此类稿件给予围堵和约束。 程序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是堵住该类人情稿的首选。应建立完善的稿件登记、审核和编委会集体讨论发稿制为主要内容的程序性安排。凡投向该期刊的论文稿件,无论其学术质量的高与低,必须通过稿件登记、稿件审核和编委会发稿论证,
6、从制度上堵住稿件审录程序中的“不速之客”,避免出现论文录用过程中的“插队”现象。但在现实编务实践中,很多期刊并非没有稿件登记、审核等一系列的程序性制度安排,只是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没有做到旗帜鲜明,在数次的“下不为例”之后便失去了严格执行制度的底气和勇气,而从使得严格的制度性安排成为流于形式的摆设。现实情形是:对于稿件的登记、审核,很多期刊缺乏严密而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制度的形同虚设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可见,严密而有效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执行力,才是堵住破坏程序性制度安排类人情稿的关键。 当然,个别情况下严格的制度性安排和执行在实际操作中行不通,这就要求
7、期刊在编务实践中采取灵活变通的措施。对于学术质量高、达到发表标准的“插队稿”,不妨“违规”采用,但期刊与推荐者之间要有下不为例的约法三章,尽量减少破坏用稿制度的现象;对于学术质量略低,但通过加工和修改可以达到发表标准的“插队稿”,可临时请专家审稿,并根据专家修改意见督促作者反复修改,直至达到发表标准;对于学术质量低、经过修改亦无法达到期刊用稿标准的“插队稿”,应该坚决说“不”。是否有拒绝的勇气,可以反映出该期刊对自身学术质量的底气和期刊xx特别是领导的办刊原则。对读者负责,尊重学术,质量为上,这些应该是办刊人的共图追求。 三、人情稿的疏 按照正常投稿程序,
8、因人际关系而进入投审稿环节的人情稿,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