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

ID:59626742

大小:1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16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_第1页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_第2页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_第3页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_第4页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价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180-01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不良反应,护理  近几年来,我院临床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留置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它是临床输液治疗的重要工具,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临床治疗  我科20XX年5月—20XX年10月为3860例次住院患者进行了留置针静脉输液,男2600例,女1700例,年龄15—93岁,留置时间3—7天,无静脉炎发生,均取得满意效果。  2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向

2、说明操作目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治疗,神志不清的患者应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3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  我科采用美国BD公司与温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及3M小贴膜,根据病情情况选择静脉留置针型号及适宜静脉,严格检查留置针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包装的完整性,在无菌操作下进行穿刺,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上止血带,2%碘伏消毒皮肤两次、待干,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直刺血管,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当留置针完全进入静脉后,左手固定针柄,右手取出针芯,并

3、松开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证实输液通畅,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3M透明敷料贴,使其松紧适应,牢固美观,保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在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并做好护理记录。  4正确的封管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不宜过快、用力过猛,会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强,易引起外渗,肿胀。当液体输完时将头皮针自留置针肝素帽处拔出2/3、及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04U肝素迪封管液中抽取5—10ml脉冲式镇压封管及一推一顿,使液体在管壁内形成细小涡流。当封管液推剩1ml时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夹子靠近针座,在

4、推液的同时夹闭。然后变推注边退针,直至针头完全退出。如病人对肝素过敏或不宜使用肝素时,可单用生理盐水封管。  5.留置针留置时间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留置时间定为3天,目前我国尚无统一规定,有报道留置针时间为3-5天,最好不要超过7天,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  6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穿刺部位感染  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曲菌技术、操作规程,穿刺前洗手,皮肤消毒范围>8cm×8cm,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穿刺时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回血管内以防细菌侵入。封管液要现配现用,封管注射器一人一管一用,避免交叉感染,封管后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固

5、定与局部皮肤。  置管期间局部护理。保持局部护理干燥,每两天消毒局部皮肤并更换透明敷料贴一次,局部潮湿、污染或敷贴边缘卷曲时随时更换,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痛,静脉硬化等症状。如有上述症状立即拔管,更换穿刺部位,及时给与相应处理,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加强生理体征的检测。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达到一周一率拔管。  严格控制静脉炎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静脉,应选用健康、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注意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尽量选择上肢的血管及及健侧,不选患肢及下肢,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在下肢

6、进行留置针输液时应抬高下肢20°-30°,以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在下肢的滞留时间,减轻对下肢静脉的刺激。研究表明,穿刺部位的选择与静脉有关。  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严格加强无菌操作,争取一针见血,因反复穿刺会刺伤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增加了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  正确用药  对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并避免输液速度过快,同时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避免化学刺激  留置针进行穿刺时,消毒液消毒不宜过浓、过多,且要待干后再穿刺,以免消毒液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刺激。  静脉炎的观察和护理  要经常观察有无静脉炎的

7、发生,观察局部反应,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等,一旦出现静脉炎征象应立即拔出留置针。静脉炎分为三级,Ⅰ级:局部红肿压痛,无可见线条,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内。Ⅱ级局部红、肿、热、痛,有可见线条,发生范围在导管长度以外。Ⅲ级局部红、肿、热、痛,有可见线条,有可触及静脉条索,发生范围在导管范围以外。根据静脉炎的分级不同进行不同的静脉治疗。Ⅰ级静脉炎采用红外线照射,每日两次,每次20—30分钟。Ⅱ级和Ⅲ级静脉炎采用硫酸镁湿热敷并将患肢抬高,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预防导管堵塞  避免有形成分附着于导管,在静脉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