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控制

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控制

ID:5962024

大小: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控制_第1页
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控制_第2页
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控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酒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控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黄酒的历史、分类、营养和基本制作工艺,并从其特点对其品质控制进行讨论。关键词:黄酒工艺麦曲酒母品质一、黄酒的历史黄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特产,可以和日本清酒及欧美的啤酒媲美。它具有香气浓郁、酒体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低度酒。主要分布于江浙、上海等地区,目前正向全国各地发展。全国年总产量达50~60万吨。黄酒酒度适中,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欢迎。二、黄酒的分类1.干黄酒含糖分(以葡萄糖汁)<1.00g/100ml,如绍兴元红酒、普通黄酒。2.半干黄酒含

2、糖分1.00-3.00g/100ml,如绍兴加饭酒、上海特加饭黄酒。3.半甜黄酒含糖分3.00-10.00g/100ml,如绍兴善酿酒、山东即墨老酒。4.甜黄酒含糖分10.00-20.00g/100ml,如绍兴鲜酿酒。5.浓甜黄酒含糖分>=20.00g/100ml,如绍兴香雪酒、福建沉缸酒。三、黄酒营养分析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温饮黄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

3、冒。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四、麦曲、酒母、红曲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酒母主要作为发酵剂的作用。黄酒发酵是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方法。1.麦曲制造:把小麦压成每粒3~5片,使小麦表皮破裂,淀粉外露,使霉菌易于生长。在麦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匀,使水分达到23~25%,然后在曲匣内踩成块状,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关闭门窗保温培养,经过了3~5天,麦曲品温由26℃升至50℃左右,曲块上霉菌丝大量繁殖,这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开窗通风,继续培养,品温逐渐下降,约经20天,麦曲变得坚韧成块,将其按

4、井字形叠起,通风干燥后使用。成品麦曲水分达15~18%。黄酒麦曲也可把小麦压成麦片后,仿照酒精制曲,通风培养出生麦曲或熟麦曲。2.酒母制造:传统的黄酒酒母是利用淋饭法拌小曲酒药制备的,俗称淋饭酒母。目前新工艺的黄酒生产一般做成速酿酒母,利用米饭加入13%的麦曲,再接入纯粹培养的酵母种子,逐级扩大而成。也可仿照酒精生产的酒母,做成高温糖化酒母。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饭用麦曲并加水保温3~4小时,然后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热灭菌30分钟,冷却至28℃左右接入预先培养好的酒母种子进行培养10~12小时,即可使用。在酒母培

5、养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调整培养液的pH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酒母的质量。3.红曲的制作取一定量的精选籼米,浸渍后煮成泡饭状,用水浸渍4-5h,蒸煮熟透,撒冷至35-40备用。取一定的糯米,浸渍后煮成泡饭状,接入红曲霉菌种,置于缸中静置培养,每天搅拌1次,7d后成为红黑色浓稠液即为曲糟,曲糟中有红曲霉和酵母菌共生。将0.025%红曲霉曲母研碎后与2.5%曲糟混合,接入已撒冷至38-40°C曲料中,再加入0.1%冰醋酸,搅拌均匀。然后入室

6、培养,再将成熟的曲子在稀石灰水中浸渍片刻后,取出沥干,在曲坪上摊开静置培养2d,即可出曲。最后将其置于75°C条件下烘干或晒干,即为成品红曲。五、黄酒的制作工艺原料配方黄酒是以大米、糯米或黍米为原料,加入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而生产的一种酿造酒。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

7、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黄酒用水的水质要求项目单位水质要求理想要求最高要求pH值6.8~7.26.5~7.8总硬度°d(DH)2~712以下硝酸态氮mg/L0~2以下0.55氨态氮mg/L00.5游离氯mg/L0.1以下0.3以下铁mg/L0.5以下锰mg/L0.1以下细菌总数个/mL无<100大肠菌群数个/mL无<32.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

8、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3.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4.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