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博物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作用初探.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物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作用初探】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社会教育是青少年行为指导的必要条件,是一项极具复杂和十分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各级各类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都在不断探索和寻求最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然而,在众多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中,博物馆当属社会教育中独特的优秀教材之一。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无论以前人们曾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人类在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永恒的法则。
2、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某个途径去寻找这些文明的踪迹,这个途径就是博物馆。”博物馆在我国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收藏和展示机构,博物馆满足着人们学习、欣赏、和娱乐的多种需求。自进入20世纪以来,她被赋予了教育职能,一直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我国是世界上青少年最多的国家,学生是我国博物馆数量最大的观众。20XX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4~29岁青少年共有亿人,占总人口的%。因此,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在配合
3、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及陶冶情操方面以其特殊的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教育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博物馆在当前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呢,笔者将结合淮安市楚州区的具体情况拟从三方面做以下的探讨。 一、对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操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可以受益于家长、学校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周围人的影响,另一
4、方面,博物馆、纪念馆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动的爱国主义课堂。同时,由于青少年时期智力特点是处于感性认识早于理性认识的阶段,所以,博物馆、纪念馆特定的陈列环境和精彩的文物易于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楚州区的红色纪念地博物馆就可以有效地借助于气氛的渲染去影响他们的情感变化,实施个性教育,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周恩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这里每年免费接待的学生团体达7万人次,通过参观、学习,越来越多的同学弄清了周恩来精神的深刻内涵,懂
5、得了周恩来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值得世世代代人永远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财富,“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使同学们更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加勤奋学习。新安旅行团革命历史陈列馆,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5年10月新安小学校长汪达之带领14名学生组成的新安旅行团,旅行全国进行抗日救国的教育与宣传,他们行程五万余里,在全国22个省市留下了闪光的足迹。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数字摸拟场景的再现,使同学们更加明白新旅精神是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从而激发他们以新安旅行团的小好汉们为榜样,自觉地把自己的成
6、长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志向,以自己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此外,还有关天培祠堂、抗倭英雄左宝贵墓、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祠等,以这些古代爱国将领为楷模,激励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塑造,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美好的社会公德观念及诚实正直、乐于助人、谦逊勇敢、开拓进取等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得益于博物馆教育。通过参观博物馆、陈列馆,使青少年受益非浅,从而有力地发挥了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的优势互补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对青少年的文
7、化基本素质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遗址博物馆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透过那些残坦断壁的古代建筑基础,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和一砖、一石、一瓦及每一件文物、遗迹,读出文物和遗址中含盖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价值,这是遗址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像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总督漕运公署博物馆相对于其它类型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有文物,而且拥有不可移动的饱含历史内涵的遗址。从漕运历史到今天的大运河,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记录了漕运总督署上百年的风雨历程,这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可以了解到地方史,更加对中国的水利运输史也有所认识。
8、青莲岗文化遗址陈列馆位于楚州区宋集乡,是江淮流域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类型,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遗址中出土的每件文物都是一个历史信息,可以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联系起来。如坚硬的花岗石和石英石制成的石斧、石凿、石锛,翻土用的石犁,收割用的石镰,加工谷物用的石盘等石器工具,反映出原始方式的农业生产在青莲岗文化氏族部落整个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炭化后的籼稻粒,说明当时生活在这里的青莲岗文化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