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589562
大小:778.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11-14
《文言文初高中衔接(精简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文言文的殿堂高中文言文导言一、心中有考纲,学习不迷茫《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1、理解(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怎样学习文言文1、充分预习,及时复习2、做好笔记,坚持积累3、自主学习,不过度依赖参考书重点内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翻译四、文言语法知识1、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词(2)实词活用(3)一词多义(4)通假字(5)双音词(6)兼词(7)同义复词(8)
2、偏义复词一词多义辨析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学习方法】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一定要打破课与课的界限。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能结合一般的语言习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如,因词性不同,感情色彩的不同,所形容或所表现的对象性质的不同都可能形成词义的差别,或者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会不同等。一词多义君与家中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3、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讷谏》)例如:期约定期望期限满通假字辨析通假字是通用字和假借字的简称。通俗地说,古字通假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使用的现象。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学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小注中有解释,复习时可以集中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通假字-举例为天下唱(《陈涉世家》)亲戚畔之(《〈孟子〉二章》)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规律:通假字读音按本字读通假字字义按本字解释倡叛避无古今异义辨析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的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
4、化,词义或者扩大、缩小、转移或感情色彩等都发生了变化等,复习时应该特别注意。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现在则泛指一切大河。如“涕”古代专指眼泪,今义则为鼻涕。【学习方法】教材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大部分有注释,复习时着重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古今对照即可。古今异义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例如:古义:偏爱;今义:个人的。古义:出身卑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卑劣。词类活用辨析词类活用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现象;其
5、中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难度较大。【学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例题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例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无案牍之劳形①句中的“域”是名词(疆域)用作动词,意思是“限制”;②句中的“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劳累”(使形之劳)词类活用陈胜王(《陈涉世家》
6、)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父利其然也(《伤仲永》)为王扩大以……为美;认为……美认为……有利可图(5)双音词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显著的不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更不用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交通:动词,交错相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牺牲:祭祀用的牲畜(6)兼词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这
7、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焉:于是、于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7)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谤”和“讥”连用,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李白乘舟将欲行。”《赠汪伦》“将”和“欲”都是副词“将要”的意思。仓廪:仓库仇雠:仇人(8)偏义复词两个意义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