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

ID:59570677

大小:271.5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20-11-12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1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2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3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4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5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6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7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8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9页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技能(二)培训讲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咨询技能(二)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第七单元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第八单元咨询关系的结束第九单元咨询效果的评估**第十单元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第十一单元咨询关系的匹配第十二单元必要的转介*心理咨询的技术(技巧)有:两大类:参与性技术(用于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影响性技术(用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实施干预。)参与性技术倾听开放式与封闭式询问鼓励与重复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一)倾听1、如何倾听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表示理解。

2、不但用耳,更要用心。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急于下结论(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和信息把握不准,影响疗效。)轻视来访者的问题(缺乏共情)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不能寻找问题的根源.)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3.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简单的词和动作。二开放式询问和封闭式询问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求助者给予详细的说明。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回答“是”“否”考点:学会区分举例学生:“这次考试语文成绩不合格”。教师:“你能不能告诉我,考试前,你是如何复习的

3、?教师:“你感到失落吗?”学生:“是的。”(三)鼓励和重复技术鼓励直接地重复来访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进一步讲下去。一般,来访者所描述的最后一个主题,往往是最重要的,可以给予鼓励。(四)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目的:使求助者所述的问题更加明朗化。内容反应技术举例教师:“我想你刚才说了那么多,主要意思就是希望你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让别人觉得自己挺聪明、挺能干,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对吗?”(释义技巧)学生:“嗯,差不多吧

4、,我什么都想做得十全十美。”教师:“愿做一个完美,无可挑剔的人?”(释义技术)学生:“嗯(点头)。”考点:学会区分(五)情感反应着重于来访者的情绪反应。最有效方式是针对来访者现在的情感而不是过去的。最大的功用就是捕捉来访者瞬间的感受。发现困扰中的矛盾情绪,予以突破。来访者的情绪性词语,是观察其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很好线索情感反应技术举例咨询师:“你似乎对他非常气愤,是吗?”咨询师:“你此时的情绪似乎是对你丈夫非常不满,是吗?”(六)具体化具体化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具体对策:常用句型:

5、“你的意思是……”“你说你觉得……,你能说得更具体点吗?”“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等等什么时候用具体化技术(1)问题模糊用含糊的、笼统的字眼,比如“我烦死了”、“我感到绝望”等谈问题。来访者表达不清楚,或搞不清事情是怎样的,或体验到的感觉是不确定的、模糊的。(2)过分概括:即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管中窥豹、一叶知秋。)(3)概念不清(不恰当的使用某些概念)来访者自己贴“标签”,或不恰当地使用某些概念,或咨询师给来访者贴“标签”。(七)参与性概述指咨询师把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来访者表

6、达出来。可用于一次面谈结束前;可用于一阶段完成时;也可用于一般情况下。(八)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涵义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注意动作有不同的涵义3.如何看待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找真实的意图有时会发现心理问题的根源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关注是综合性的,言语的或非言语的,公开的或隐秘的,瞬间的或经常的,形成综合印象。第二单元影响性技术(一)面质(二)解释(三)指导(四)情感表达(五)内容表达(六)自我开放(七)影响性概述(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一)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指咨询

7、师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1)言行不一致(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咨访意见不一致面质的目的(为什么要使用面质?)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激励来访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促进来访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使来访者明了自己的能力资源,并加以利用;给来访者树立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自己作面质。这是健康人生所需要的课题。面质心理理论流派中的应用完形学派非常强调面质,鼓励来访者去辨别言语与非言语表达之间的差异。理性情绪流派强调

8、对非理性、不合理观念体系的面质,鼓励来访者努力地去检查狭隘的非理性信念,从而促使来访者改变,并培养理性信念。现实疗法基本上是一种面质的方法,以不断地鼓励来访者去决定他们的行为是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