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探学生在测量实习中存在的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学校学生在测量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兵团高级技师培训学院赵虹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理论差,但是相对大学生来讲,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要加大实训课程,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一点对于即将走向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我校测量课程是针对路桥、房建、园林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我校,实习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园内测量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地形图的测绘。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校内测量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包括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的使用,高程测
2、量、角度测量。在经纬仪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1、经纬仪的对中整平在教材中有“用锤球对中及经纬仪整平的方法”和“用光学对中器对中及经纬仪整平的方法”。在学生实习中,每个同学都只采用第一种对中整平的方法,对第二种对中整平的方法都不会使用,可见学生不容易接受。但在实际工程测量运用中都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教材中所阐述的操作方法与实际操作有所不同,为了更快、更精确地整平,该种操作方法可简述如下:①将三脚架的一只脚固定于适当位置,仪器操作人员两手分别握住另外两条架腿②把自己的一只鞋尖对准地面上的控制点(为了从光学对中器中方便找到控制点),在移动这两条架腿的同时,观察光学对中
3、器,从对中器中先找到自己的鞋尖③使对中器十字丝对准控制点标志中心(如果控制点标志中心很小,为了提高对中标志中心的精确度及操作速度,可旋转脚螺旋使对中器对准标志中心)。④但此时照准部并不水平,调节三脚架的伸缩连接处,使照准部大致水平。若经纬仪带有圆水准器,可使其气泡居中(气泡往哪个方向偏离,就降低哪个方向上的脚腿,直至圆气泡居中为止)。照准部大致水平之后,即可用脚螺旋调平水准管整平仪器。经检查,若对中器十字丝已偏离标志中心,则再次调节脚螺旋使其对中。这样圆气泡又偏离了中心,再升降三脚架的伸缩连接处,使圆气泡居中,再微动调节脚螺旋,调平水准管整平仪器。如果是操作熟练
4、的学生,使用光学对中的方法大约在1分钟左右,这样大大缩短了外业操作时间,提高了效率。如何让学生迅速掌握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反复重复这种方法和学生反复练习。同时结合阶段考试,并讲评考试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阶段的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评出等级,并发奖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一举两得。2水平角观测中对左角和右角的概念不清导线的转折角即两导线的夹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左角,在右侧的为右角。一般规定观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导线点若按逆时针方向顺序编号,左角
5、就是多边形的内角。反之,导线点若按顺时针方向顺序编号,则左角为多边形的外角。可以采用教师提出训练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配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的情况由教师汇总,讲评结果,鼓励做的好的小组,批评差的小组奖惩分明,4.3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存在问题角度闭合差调整后,可根据第一条边的方位角和调整后的右角或左角推算其它各边的方位角。α前=α后+180°-β右 (1)α前=α后-180°+β左 (2)由此可知,前一边的方位角等于后一边的方位角加180°,再加上两边所夹的左角,即α前=α后-180°+β左 若按上式算得的α值超过360°时,应减去360°。有些书
6、上将式写为α前=α后±180°+β左 (b)对公式的理解有迷惑因为同一条直线的不同端点其方位角也不同。测量中常以直线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反之为反方向。故有正方位角和反方位角之分,如αAB为正方位角,αBA则为反方位角,而两方位角相差180°,即αBA=αAB+180°某控制点后一边的方位角等于该控制点前一边的反方位角加上两边所夹的左角,即α前=α后反+β左 (a′)同理,若用(a′)式计算的α值超过360°时,应减去360°。通过上面的简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式(1)(2)(a)中的180°问题。学生对公式中什么时候加180°和什么时候减180°的迷惑最大。
7、其实,若注意观察上面的公式,问题也是容易解决的。规律如下,若导线沿着逆时针方向前进,如果后一边的正方位角小于180°,则公式(b)取加号,反之则取减号。对方位角推算后的正确与否存在迷惑,解决这种迷惑我认为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对闭合导线计算方位角的校正方法是,由最后一边的方位角推算而得第一边的方位角,其值应等于它的起始值,如不等则表明计算有误。方法二:该方法就是根据测得的导线长和水平角画出的简图,先用量角器量出各边的方位角,然后再一边计算一边检查,即计算一个检查一个。本文对学生在实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如何引导学生对基本公式的理解,怎样解决学生在
8、实习中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