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

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

ID:59551417

大小:9.22 MB

页数:97页

时间:2020-11-10

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_第1页
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_第2页
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_第3页
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_第4页
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化学 海洋中的痕量金属知识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洋化学海洋中的痕量金属一、痕量金属在生物生长中的作用痕量金属几乎参与了海洋生命的方方面面,从细胞壁形成到蛋白质合成,无不存在痕量金属的踪迹。参与一系列生化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激发、调控或抑制某些生化反应的进行。在原子量大于50的元素中,大约有十几种元素已经知道具有生物学作用,并影响到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它们通常作为海洋生物蛋白质的构成元素或酶体系的调控元素。海洋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可能起作用的痕量金属痕量金属在海洋碳、氮循环中的作用痕量金属元素的毒性作用即使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某些痕量金属

2、元素,在其浓度过高时也会对生物生长产生抑制或毒性作用。问题毒性效应产生机制海洋生物应对策略研究意义二、海水痕量金属的测定问题1970年之前,由于仪器灵敏度不足以及采样与分析过程的污染等,所报道的数据存在较大问题不同时期所测海水中部分痕量金属元素浓度1969年CaribbeanSea样品比对结果对于现在的研究,采样、分析过程的污染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MITESS痕量金属采样系统开阔大洋表层水部分金属溶解态浓度第2节海洋痕量金属元素的来源与迁出一、海洋中痕量金属的来源(1)大陆径流(2)大气沉降(

3、3)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的扩散(4)海底热液作用(5)人类活动(1)大陆径流输入河流是海洋颗粒态、溶解态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吸附、解吸作用沉淀作用(2)大气沉降对于某些金属元素大气沉降是进入海洋的最主要来源,如As、Pb等对于开阔大洋中心区域的环流区,由于远离陆地,河流输送量很少,而垂直混合又受到层化作用的抑制,由深层水向上输送的量也有限,大气输送变得非常重要。(3)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 的扩散沉降颗粒物输送痕量金属到沉积物后,沉积物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可将部分痕量金属重新溶解,这个过程

4、称为再生重动。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如近岸沉积物)由于具有高金属浓度以及有机物相对不稳定的性质,通常是痕量金属元素从沉积物重新回到海洋的重要区域。(4)海底热液作用海底热液通常富含痕量金属元素。(5)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同样会向海洋输入痕量金属元素,绝大部分是通过河流和大气沉降的途径进入海洋。周转时间(turnovertime)或停留时间(residencetime)通过一系列过程将海洋中某一特定组分全部清除、迁出海洋所需要的时间。也代表通过一系列过程重新产生海洋中现有储量所需要的时间。浮游植物和褐藻中

5、部分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EF)有孔虫碳酸盐外壳与放射虫硅质外壳中金属浓度第3节海洋痕量金属的垂直分布海洋中溶解态金属的水平或垂直分布受控于其输入与迁出的速率,因此,通过海洋中溶解态金属的垂直分布可反应该元素收支平衡的状态。根据垂直分布的特点,可分成7类(Bruland,1983):一、保守行为型少量痕量金属,如Rb+、Cs+、MoO42-、WO42-等,其垂直分布与温度或盐度的变化相一致,说明其分布仅受控于物理过程。这类金属元素通常不会明显富集在生源物质中,故也是生物非限制性元素。二、营养盐型类似

6、于主要营养盐,均在深层水存在富集现象,如Zn、Cu、Ni、Cd等。产生原因:这些元素在上层水被浮游生物吸收,生物死亡后,部分在上层水体再循环,另有部分通过颗粒沉降输送至中深层。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发生再矿化作用,这些元素重新回到水体中,由此形成表层低而中深层高的分布。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Ni、Cu、Zn、Cd的垂直分布NiCuZnCd营养盐型痕量金属与主要营养盐之间往往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Zn与H4SiO4、溶解态Cd与HPO42-的关系深层水相对于表层水富集此类痕量元素的程

7、度与以下因素有关:(1)元素在生物体的富集因子(EF);(2)元素的颗粒沉降通量;(3)水体运动的相对速率。不同的元素,其垂向富集程度不同。3种子类型:(1)中层深度存在极大值;(2)深层水存在极大值;(3)中层与深层同时存在极大值。中心北太平洋溶解态Ni、Cu、Zn、Cd的垂直分布三、表层富集型由供给源输送至表层水,而后迅速并永久地从海水中迁出。它们在海洋中的周转时间远短于水体混合时间。引起表层富集的过程主要有:(1)大气输送进入海洋,如Pb。Pb主要通过人类燃烧含Pb汽油进入大气,并被大气气溶

8、胶颗粒所吸附,其后颗粒态Pb主要通过降雨输送进入海洋表层。北大西洋百慕大时间系列站表层水溶解态Pb浓度的时间变化(2)由河流输送或由陆架沉积物释放,而后通过水平混合进入开阔大洋,形成表层或次表层极大值(如Mn)。北太平洋沿岸海域、开阔大洋溶解态Mn的垂直分布及表层水溶解态Mn随离岸距离的变化北太平洋东部沿海北太平洋中心海域(3)生物过程导致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使还原态金属元素在表层或次表层出现极大值,例如Cr(III)、As(III)、I-。四、中层极小值型表层水溶解态Al较高的浓度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