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

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

ID:59530460

大小:3.08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11-09

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_第1页
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_第2页
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_第3页
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_第4页
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4陋室铭教学文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下4陋室铭2、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听读课文山

3、不在高,有仙

4、则名。水

5、不在深,有龙

6、则灵。斯是

7、陋室,惟吾

8、德馨。苔痕

9、上阶

10、绿,草色

11、入帘

12、青。谈笑

13、有

14、鸿儒,往来

15、无

16、白丁。可以

17、调

18、素琴,阅

19、金经。无

20、丝竹

21、之乱耳,无

22、案牍

23、之劳形。南阳

24、诸葛庐,西蜀

25、子云亭。孔子

26、云:何陋

27、之有?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超出凡庸的人,这里指神仙;名:声名,名誉。

28、在这里名词做动词,出名。灵:神奇,灵异。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可翻译为“被认为神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一定要高耸入云,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响亮的名声;水不一定要深不可测,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被认为是神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连词,由于;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虽然这是间简陋的房屋,却因为我的品德高尚,使它的声名像香气一样地传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即大儒,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来这里谈天说笑的都是很有学问的

29、人,和我结交往来的,完全没有缺乏知识的俗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演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珍贵的佛经。可以在陋室里弹奏不加雕饰的琴;也可以阅读珍藏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借代音乐;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人劳累;形,身体。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根清静;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劳累我的身心。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它就好像当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草庐,又好像扬雄在四川发愤读书的子云亭。用孔子的话来说:“一位君子居住的地方,又怎么会觉得简陋呢?”孔子云:“何陋之有?”

30、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道:”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研读课文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山水比喻起兴山仙水龙陋室德馨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陋室不陋景——环境优美人——交友高雅事——兴趣高雅3.作

31、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环境之雅)4.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交往之人:(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日常生活(情趣之雅)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风生,纵情畅怀。---怡然自得,高雅脱俗。5.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

32、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远大抱负7.文中哪一句话,进一步表明了“陋”室不“陋”?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作用?前面直接用诸葛亮与扬雄自比为君子,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反诘点题。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山——仙

33、名水——龙灵8、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安贫乐道,高洁傲岸9、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陋室铭设喻引题山仙水龙比喻起兴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