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

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

ID:59486443

大小:4.05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20-09-13

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学韶关学院医学院中医系易建昌目的要求1.掌握针灸的含义。2.了解针灸学的内容和治病特点。3.了解针灸学的起源和各个历史时期针灸学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4.掌握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绪论一.针灸学的含义1.针灸:以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2.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灸操作技能、治疗原则、作用机制及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科学。二.针灸学的内容和主要特点:1.内容:经络、腧穴、刺灸法、临床治疗。2.主要特点: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三.针灸的发展简史和各个时期的主要成就:(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三)针灸学术的发展

2、时期(四)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五)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1.殷商时期2.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期3.两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五代、宋、辽、金、元时期6.明代时期7.清初至民国时期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针灸学在国外的传播与交流五.学习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经络的循行和腧穴定位、主治的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2、要结合骨度分寸和解剖标志反复点穴(基本技能);3、熟悉掌握针灸的操作方法,加强针刺手法的练习(基本技能);4、掌握好针灸推拿治疗原则和常见病证的配穴处方(综合能力)作业1.针灸起源于何时?2.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于何时?何书为代表?3.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何书?其作者、年

3、代如何?4.历史上针灸学术有三大总结,其代表作分别是何书?5.王惟一对针灸的贡献有哪些?6.最早提出“十四经”的医家是谁?针灸作为一门专科始见于何年代?7.“世界针联”在何时、何地成立?上篇第一章经络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经络学说的含义。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3.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属络关系、交接规律和流注概况。4.熟悉奇经八脉的含义分布概况、作用与特点。5.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6.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第一节经络概述一.经络的定义: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路径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4、主干,深,里(经络的主体部分)络:网络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分支,浅,表。经络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结构功能二.经脉与络脉的比较经脉络脉①含义经:路径络:网络②地位粗大,主干细小,分支③走行方向纵行(个别特殊)横、斜,纵横交错④分布形式线状网状布散,遍布全身⑤深浅分布多行于深部多行于浅部三.经络学说定义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系统的理论。地位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

5、临床实践,其与针灸、推拿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第二节经络学说的形成针刺等感传的观察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腧穴功效的总结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第三节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经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附属结构脏腑肢节(五官九窍)一.十二经脉(一)概述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和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正经(二)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的名称是结合手足、阴阳、脏腑三方面而确定的。经脉循行分布于四肢的内、外和所属脏腑的阴阳属性不同,有阴经、阳经之分。太阴-阳明盛手足少

6、阴-太阳一阴一阳三阴三阳三阴厥阴-少阳衰三阳十二经脉的名称1.阴阳属性盛衰阴——脏、内侧三阴 太阴——前——阳明 三阳阳——腑、外侧(内侧)厥阴——中(侧)——少阳(外侧)里 少阴——后——太阳 表2.脏腑隶属脏—阴经举例:腑—阳经手--循行至手 ---起止部位太        前循行路线3.手足循行阴--属脏,内侧 缘手—上肢肺--属肺脏  ---所属脏腑足—下肢经--经脉十二经脉图手六经彩绘图足六经彩绘图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总的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

7、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内属于府藏(内行部分)外络于支节(外行部分)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2.四肢分经规律:四肢的内侧面为阴,外侧面为阳各分三阴三阳 太阴、阳明——前 厥阴、少阳——中(侧) 少阴、太阳——后 特殊——足厥阴——内踝8寸交出足太阴之前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头、躯干部分布规律:手三阴——胸 手、足三阳——头(“头为诸阳之会”) 足三阴——腹及胸。阳明——体前——前头少阳——体侧——侧头太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