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

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

ID:59483583

大小:84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9-13

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_第1页
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_第2页
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_第3页
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_第4页
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4节20世纪前期德国和美国的教育.·1871德国统一后至二战期间德国教育可分为三个时期1·德意志帝国时期(1870-1918)2·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3·纳粹统治时期(1933-1945).19世纪末,受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德国开始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主要特点为:出现了两类学术性中学,即实验中学和文实中学。减少文科中古典语言的分量,并在其他中学中增加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的课程。在三轨制下产生了三中学校,即国民学校、中间学校和占有重要作用的文科学校;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2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教育.·20世纪以来,德国加快了教育

2、改革的步伐·1901年召开教育工作者大会,宣布文科中学、实验中学和文实中学的地位相等,都可以为大学多数科系培养学生;改革后仍重视文科中学及其课程的地位。.魏玛共和时期的教育1919年,德国废除了君主政体,建立了魏玛共和国并《魏玛宪法》。P401提问:《魏玛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几点?1920年,召开了全国及爱与会议,内务部部长科赫强调德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为:培养民族思想,增强名族的自尊心;培养集体精神,加强集体的力量;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容忍的精神等。提问:为落实这一任务所需的措施有哪些?·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初等教育废除双轨学制建

3、立四年制统一初等学校制度;实施八年义务教育后的教育。中等教育(改革的多样性)取消了中学预备学校阶段,使中学开始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之上;在原来中间学校、文科学校以及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德意志学校和上层建筑学校。青少年福利1923年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以及德国各州的相应法律。教师培养(20年代以前)中等师范学校培养高等教育的师范学校培养(1924年起)青年运动运动初期,注重青年人自身自由的生活方式;20年代中期,强调集体性、纪律性和团队合作,关心社会问题;20年代后期,倾向于军国主义。高等教育特征:继续坚持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的原则,同时提出面向大众的要求。.纳粹德国时期的教育希特勒.·从时间上看纳粹政府的教育方针:1933年希特勒掌握了德国政权,从此德国社会和教育被纳入到法西斯的轨道,成为法西斯专政的工具。1933年至1934年间,希特勒纳粹德国的教育方针,他主张德国的教育应该是严酷的教育学,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建立和巩固民族共同感。1934年,设立了国家科学、教育和国民教育部,纳粹党教师卢斯特任部长。1937至1938年,纳粹德国对初等教育分别作出规定。.学校教育的全面倒退:P405一.初等教育方面1937年和1940年先后发表了关于小学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文件。二.中等教

5、育方面1937年和1938年,纳粹德国先后颁布了关于压缩中学学习年限和提供统一中学课程的法令。三.大学教育方面处于压制和政治化时期,大学入学人数大大削减。.220世纪前期,德国教育发生了重大转折,出现了教育名族主义和政治化的倾向。德国的教育被逐步纳入法西斯教育的轨道,成为法西斯专政的工具。二战以后,清算法西斯主义教育成为联邦德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总结:.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初级学院运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20世纪前期美国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学课程的变革1891年成立“十人委员会”,研究中学的课程问题和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18

6、93年提出关于中学课程计划的报告;1895年任命了“十三人委员会”,研究学院入学条件问题;1899年建议设立与六年制小学相互衔接的六年制中学。中学只能的变革1913年成立了“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重新研究中等教育的只能和目的的问题;1918年提出《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1938年,提出新的条件下中等教育的目标;1944年发表《为美国所有青年的教育》。“八年研究计划”1930年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中等教育的主要目标:1、健康2、掌握基本的方法3、高尚的家庭成员4、职业5、公民资格

7、6、适宜地使用闲暇7、道德品格中学初级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倾向,让学生对将来从事的工作作出一定的选择;中学高级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对所选定的领域进行训练。提问:《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颁布有什么意义?《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大众化背后的问题:突出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问题;1930年,成立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26人组成);1933年-1941年的实验计划(“三十校实验”);实验期内,各实验学校可自行设计课程和方法,既反映社会需求,又反映学生兴趣和需要八年研究计划.主要内容:1.决定教育目的;2.建立管理机构

8、;3.设计新的课程和教学方法;4.检查评估工作。经过:1936年起,实验中学的毕业生进入参加实验的各学院和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