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

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

ID:59479538

大小:2.3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14

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章厌氧性细菌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第13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1.根据形态、结构和染色性分①厌氧芽胞梭菌:只有1个属,均为G+梭菌杆菌杆菌球菌G-球菌G+②无芽胞厌氧菌2.§1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一群专性厌氧、能形成芽胞、G+的粗大杆菌。它们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有些可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的肠道内。如:破伤风梭菌(C.tetani):破伤风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气性坏疽肉毒梭菌(C.botulinum):肉毒中毒艰难梭菌(C.difficile):假膜性结肠炎3.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G+,细长G+,粗短G+,

2、粗短芽胞菌体鼓槌状圆,大于菌体,位于顶端椭圆,小于菌体,位于次极端菌体网球拍状椭圆,大于菌体,位于次极端鞭毛+-+荚膜-+-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4.Clostridiumtetani:Thisorganismisaslenderbacillusformingterminalsporesgivingadrumstickappearance.Sporeformationoccursintissues.5.(一)形态与结构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G+,细长G+,粗短G+,粗短菌体网球拍状芽胞圆,大于菌体,位于极端椭圆,不大于菌体,位于次极端椭圆,大于菌体,位于次极端鞭毛+-

3、+荚膜-+-6.7.(一)形态与结构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G+,细长G+,粗短G+,粗短菌体网球拍状芽胞圆,大于菌体,位于极端椭圆,位于次极端椭圆,大于菌体,位于次极端鞭毛+-+荚膜-+-8.9.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培养特性严格厌氧;不分解糖类、蛋白质。中度厌氧;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蛋黄琼脂平板:乳白色浑浊圈;疱肉培养基:产气;牛乳培养基:stormyfermen-tation严格厌氧;能消化肉渣,腐败恶臭。分解糖类,产酸产气。(二)培养特性10.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培养特性严格厌氧;不分解糖类、蛋白质。中度厌氧;分解糖类、产酸产气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

4、环;蛋黄琼脂平板:乳白色浑浊圈;疱肉培养基:产气牛乳培养基:汹涌发酵严格厌氧;能消化肉渣,腐败恶臭。分解糖类,产酸产气。(二)培养特性11.内环:θ毒素完全溶血外环:a毒素不完全溶血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12.蛋黄琼脂平板乳白色浑浊圈Nagler反应P143(ɑ毒素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培养基中加入ɑ毒素抗血清,不出现浑浊)13.牛奶培养基:(汹涌发酵)P14314.(二)培养特性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培养特性严格厌氧;不分解糖类、蛋白质。中度厌氧;血琼脂平板:双层溶血环;蛋黄琼脂平板:乳白色浑浊圈;疱肉培养基:产气;牛乳培养基:stormyfermen-tation严格厌氧;能消化肉

5、渣,腐败恶臭。分解糖类,产酸产气。15.(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6.破伤风梭菌或芽胞伤口(厌氧微环境)局部繁殖破伤风痉挛毒素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神经细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破伤风肌肉收缩和痉挛破伤风溶血毒素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条件1.伤口窄而深(如刺伤)2.有泥土或异物污染3.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4.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1.致病性17.破伤风梭菌或芽胞伤口(厌氧微环境)局部繁殖破伤风痉挛毒素脊髓前角细胞、脑干神经细胞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破伤风肌肉收缩和痉挛破伤

6、风溶血毒素1.致病性1.质粒编码2.对热不稳定2.不耐消化酶3.毒性强4.神经毒破伤风痉挛毒素18.吸收途径:破伤风痉挛毒素运动神经终板逆向运输脊髓前角细胞脑干淋巴液、血液19.屈肌的神经冲动屈肌运动神经元伸肌运动神经元屈肌收缩+抑制性神经元+抑制性介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伸肌松弛破伤风痉挛毒素阻止抑制性介质释放伸肌收缩破伤风痉挛毒素屈肌强烈收缩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协调运动×屈、伸肌同时强烈收缩(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20.sardonicsmile(苦笑)Lockjaw(牙关紧闭)Rigidparalysis(硬性麻痹)21.2.免疫性破伤风免疫是典型的抗毒素

7、免疫:微量毒素即可致病,不足以引起免疫;并且毒素迅速与神经组织牢固结合,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有效地获得抗毒素的途径是通过类毒素的预防注射而获得的自动免疫,通过注入大剂量抗毒素而获得的被动免疫。22.1.分型:按主要毒素的抗原性分A、B、C、D、E5个毒素型(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23.2.致病性1.致病条件:同破伤风梭菌2.致病物质:12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