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68727
大小:10.83 MB
页数:197页
时间:2020-09-14
《海洋生态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海洋生物及其生活方式第一节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第二节海洋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内容第一节海洋生物的生态类群一、漂浮生物二、浮游生物三、游泳动物四、底栖生物一、漂浮生物特指生活在海水最表层中和表面膜上的一类生物,又称海洋水表生物。类型:水漂生物(pleuston):生活于水-气界面。表上漂浮生物(epineuston):生活于海水表面膜上。表下漂浮生物(hyponeuston):海蝇帆水母僧帽水母猛水蚤蓝壳蜗牛海蝇组成:硅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的一些种类。适应机制:充满气体的浮囊体,捕捉气泡,吞入空气,轻薄的贝壳保持气体等。二、浮
2、游生物(一)浮游生物定义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二)为什么说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1、浮游生物虽然个体小,但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2、浮游植物生产的产物基本上要通过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能被其他动物所利用。3、浮游动物通过摄食影响或控制初级生产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化又可能影响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资源群体的生物量。4、有些浮游生物本身就是渔业对象。5、有些浮游生物可以作为判别水团、海流的指示种。6、浮游生物尸骸沉积海底形成的
3、沉积物对海洋地质及海洋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三)浮游生物适应浮游生活具有的结构和能力的几种类型1、扩大个体表面或成群体增加浮力缩小体积可增大相对表面积,从而增加抵抗下沉的阻力;具有刺毛、突起或连结群体,抵抗下沉。2、减轻比重增加浮力产生气体、油等比重轻的物质;分泌胶质;增加水分;外壳和骨髂退化或消失。3、依靠纤毛或鞭毛的摆动及依靠肌肉的收缩运动产生微弱的“主动性运动”使生物体向前移动并可使生物保持悬浮状态。(四)浮游生物的类别浮游生物是一个大的生态类群,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别。1、按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分类2、按浮游生活阶段在生活史
4、中所占时期长短分类1、按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分类A、微微型浮游生物:<2μmB、微型浮游生物:2~20μmC、小型浮游生物:20~200μmD、中型浮游生物:200~2000μmE、大型浮游生物:2000μm~20mmF、巨型浮游生物:>20mm按照个体大小对浮游生物进行分类比较方便,这种划分对研究水体中的生物学过程和经济动物的产量也具有其重要性,如作为饵料生物时,浮游生物的大小就有意义。2、按浮游生活阶段在生活史中所占时期长短分类A、终生浮游生物:大多数浮游生物属于这一类。B、阶段浮游生物:即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一般为幼体阶段)营浮游生活,成
5、体则营底栖生活,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沿岸浅海区常见。C、偶然浮游生物:这类原非浮游生物,仅有时(如夜晚)短暂地离开底层营浮游生活,如涟虫类、糠虾类、等足类和介形类等底栖动物。(五)浮游植物主要类别单细胞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自养生物,包括硅藻、甲藻、蓝藻、金藻、绿藻、黄藻等。骨条藻根管藻角刺藻星杆藻硅藻原多甲藻膝沟藻涡鞭藻甲藻蓝藻小等刺硅鞭藻普氏棕囊藻金藻赤潮异弯藻海洋卡盾藻黄藻绿藻(六)浮游动物主要类别1、原生动物2、浮游甲壳动物3、水母类和栉水母类4、毛颚动物5、被囊动物6、其他浮游动物夜光虫如果在海边,可在黑暗的晚上看到海面上一
6、条光带,是它们受波涛振荡而激发出的荧光。放射虫放射虫是浮游生物的主力军,多生活在热带海洋。骨骼结构很美精巧。分裂、出芽生殖兼而有之。鞭毛虫纲肉足虫纲草履虫钟虫吸管虫纤毛虫纲哲水蚤球栉水母栉水母是一类极美丽的海洋动物,在黑暗的环境下它们一般都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箭虫箭虫体细而小,矢状,分头、躯干和尾三部。雌雄同体,一般为异体受精。我国沿海所产己知有20种以上,常见的为肥胖箭虫(上左)。此类箭虫好聚集(上右图中长形半透明者),有人曾在一立方米的海水中发现过一千多只箭虫。箭虫箭虫聚集毛颚动物二、游泳动物海洋鱼类、哺乳类(鲸、海豚、海豹、海牛)、爬
7、行类(海蛇、海龟)、海鸟以及某些软体动物(乌贼)和一些虾类。(一)游泳动物的特点1、运动器官发达,游泳能力强,体型较大;2、多为肉食性;3、是水层中能量需求最大的种类;4、流线体型,体表光滑,运动阻力小;5、具有保持身体漂浮状态的机制:鳔、充气腔、脂类体质;6、很多种类具有周期性洄游习性。(二)游泳动物的洄游1、产卵洄游:动物从索饵场或越冬场向繁殖地——产卵场移动。溯河洄游:由大海游向河口并溯河而上到适宜的产卵场产卵,如鲑鱼、鲟鱼。降海洄游:成体大部分时间在淡水中度过,性成熟后向河口移动,聚集成群向深海产卵,如美洲鳗鲡。大西洋鲑鱼红色大麻哈鱼
8、鳗鲡2、育肥或索饵洄游:从繁殖地或越冬场向育肥地移动。3、越冬洄游:从繁殖地或育肥场向越冬场移动。(三)游泳动物的主要类别1、鱼类(1)圆口纲(2)软骨鱼纲(3)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