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61583
大小:3.6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9-15
《散文标题、意蕴类探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散文阅读标题、意蕴、情感学习目标1、明确散文标题题型;2、掌握解题的思路、模式、语言。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即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散文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其深刻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其探究的类型常有两种:1.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2.探究文本某些方面(如形象、情节、环境氛围等)的思想情感意蕴。题型一意蕴式探究常见设问方式山东卷: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
2、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江苏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福建卷: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其他设问方式:(1)请探究××的丰富意蕴。(2)请探究××的几层深意。(3)请探究××的深刻意蕴。(4)请探究文中蕴涵了作者对××的哪几层感悟。(5)××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试加以探究。1.要掌握“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内涵。(1)从不同角度①作者角度作者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都可能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作品主题的表现。②作品角度对作品中的形象、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③读者角度主要是读者
3、的阅读感受。解题思路(2)从不同层面发掘就是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2.要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和进行层面切割。(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领域的读者所获得的认识和启发是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彼此的审视角度不同。对一篇散文,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个体人格成长与形成等角度,来发掘其深层的意蕴。这就需要学会根据文本本身的内容多方位联系,选择那些与文本关联较紧密的方面,作为考察视点。(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一般说来,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作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
4、。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进行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的适用的一般性意义。3.答案要简明而规范。考试时间不允许考生信马由缰,长篇大论(有明确字数要求的除外),所以答题时需要三言两语点到要害。在组织语言作答时应考虑到答案的规范性,一般宜用“总分总”式回答,或分条作答。要注意叙(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或引用)、析(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进行揭示)、评(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掌握1个探
5、究原则挖掘文本意蕴要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即以题干中涉及的文本内容为依据和基础,一可分析文本蕴含的民族心理(如“与世无争”“和谐相处”“精忠报国”“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和人文精神(包含“人生意义和价值”“人的尊严”“社会责任”“悲悯情怀”等),二可分析哲理、美感、规律等。探究文本意蕴的原则及思路(二)把握2种常见题目的解答思路1、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的思路首先依据语境,解释表层意义;其次可由以下角度进行探究:①总结与主旨或与作者情感相关的意思;②总结与背景相关的意思;③总结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意思;④总结与历史相关的意思;⑤总结与文化相关的意思。(二)把种握2常见题目的解答思路2、探究思
6、想情感意蕴的思路基本思路是由材料到意义。即先看文本写了哪些材料(人、事、物、景等),再具体分析材料蕴含的不同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可探究的角度同上面“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1、结合语境法。2、抓关键词法。3、分析句子位置法。4、剖析句子结构法。5、联系主旨思考法。6、技巧句子还原法。分析句子含意“6法”(1)明确观点;(2)概述文章内容分析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先概括,后分析。答题模板题型二标题式探究散文标题的特点(福建高考)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天津高考)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其他常见设问方式:(1)请探究题
7、目×××蕴含了哪几层深意。(2)作者以×××为题的意图是什么?(3)标题“×××”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常见设问方式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