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

ID:59445997

大小: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5-24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_第1页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_第2页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_第3页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_第4页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接受信息技术,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使用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探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主要因素,发现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被引入到了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模型的构建中。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学经验、教学效能感、技术特性、教学环境、任务技术适配度对教师的易用认知有显著影响;易用认知、任务技术适配度对教师有用认知有显著影响;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对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意向有影响。研究结果从实证角度,为教师合理接受

2、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信息技术;任务技术匹配模型;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1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2-0084-07目前,关于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研究,多侧重于课堂教学的使用行为,例如,外在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教师心理因素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等成果。相对而言,关于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研究较少,国外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Elizabet分析了教师态度对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信息技术培训能最大程度地预测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意

3、向、教师年龄、教室中计算机数量,教师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意向。Sun等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建构了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预测模型,分析了职前教师在接受信息技术时的行为意图。其研究结果证实了便利的条件和主观规范对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接受意向有显著影响。Teo等对新加坡和马拉西亚的职前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再一次证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用认知、易用认知接受意向、对待计算机的态度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接受行为,同时两国教师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另外,Teo还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对职前教师采纳信息技术的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观规范,便利条件、技

4、术复杂性是影响教师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其研究结论与Sun的观点不谋而合。Allan从e-learning人手,分析教师的技术接受行为,其研究结果认为教师对技术的易用认知是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唯一影响因素。国内关于教学领域内的技术接受行为研究,更多地把研究对象定位于学生,例如分析学生网购行为、网络学习行为中信息技术的接受行为。关于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非常少见。只有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才会形成教学中“合适”的技术,虽然目前国外有关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研究对象更多关注的是职前教师,同时研究内容都比较零散。他们

5、更多地从教师个体因素的视角出发,例如教师态度、年龄、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等;有关在职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大多缺少系统的、全而的分析。很少考虑到课堂教学中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教学环境、学生特征以及教学任务等。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所处国家文化的不同,中外高校教师在信息技术接受行为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等问题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sk-Techno

6、logyFit,TYF)来构建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的应用技术,如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广播电视。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的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一、研究理论及假设模型(-)理论基础1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TAM)是在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基础上衍生出来的。TRA是用于解释个体行为的普适模型,TAM模型则是TR

7、A在信息技术接受研究中的演化。TRA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其一。通常人类是理性的,并基于整体观以及系统观处理、应用其所获得的信息;其二,TRA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不会受到无意识的诱因或力量的影响;第三,人类的行为是完全可以自我控制。基于TRA理论,TAM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在该模型中,影响信息系统使用的最核心的两个因素为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外部因素间接地影响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图。其中外部因素包括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政策影响等。TAM模型是在信息技术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模型,TAM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AM模型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

8、为模型引入阶段(1986-1995),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应用各种技术反复试验TAM,来验证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