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2476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舌诊之我见自贡市贡井区成佳中心卫生院程国伦主题词:中医舌诊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诊断方法是人们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发展的,是对舌苔、舌质的观察,从而了解病变的所在,以此辨证论治。后世医家,对舌诊都很重视,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一、根源考查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里,就载有“舌乃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脾脉夹舌本”的论断,历代医家都以此作为理论依据。以及“内热相搏……舌焦唇槁”,“舌本烂,热不已者死”“舌纵诞下,烦悗,取足少阴”这些临床表现都是非常
2、常见的。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医要略》中指出“……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以及“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等。就是根据舌苔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法的。《千金方》亦载“舌主心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引唇揭赤。”这显然是从《内经》中心开窍于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舌的颜色变赤和舌体的生疮破裂,都是血热的表现,元代杜清碧著《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舌为三十六图,为我国第一部论舌之专书,接着又有《观舌心法》、《伤寒舌鉴》等书的论著,分别增至一百三十七图、一百二十图
3、,则较杜书更为详细明了。清代温热家,对于舌诊又有新发展,验舌辨证成为了温病诊断的一个重要技巧,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遵守的法则。现今运用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生化知识及科学仪器等对舌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截止目前为止,有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舌诊》及上海科技出版社的《舌诊研究》等书的问世,在各种医学杂志上,也有不少关于“舌诊”的文献报导。有医家认为癌肿患者不论目前症状如何,凡是舌绛无苔,呈镜面舌者多不吉。晚期患者出现光红舌兼有糜3苔或溃疡时,多为濒临死亡的预兆。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对53例急性
4、白血病患者分别按入院、完全缓解、恶化三个阶段的舌质舌苔进行观察,发现舌象始终能客观反映着病情的阶段变化,并且具有一定特点,凡在病程中出现舌质红绛,干枯或苔黄燥灰黄,舌尖无苔均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如舌质由红绛淡白的转为淡红,舌苔由黄厚燥转白、薄、润预示病情有好转趋势。二、舌诊临床价值中医所说的舌苔,实际上包含舌和苔两个方面:舌是指舌的本质;苔是指舌上一层苔垢。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舌与人体其他部分是一致的,人体有病变,可以舌的变化上得到印证。苔是脾胃之气蒸化而成的,人体内部的寒、热、虚、实都会影响
5、舌苔的变化,反映在舌质的以气血的变化为重点,反映在苔上的以脾胃的变化为重点。因此,观察舌苔,即可测知人体病变的发展和病情趋势及其部位等,这就不难理解舌诊与人体病变的关系在临床诊断上的价值,实为不过。1、望舌苔即可得出病变属寒、属热、属虚、属实、属表、属里的初步印象。对于寒热的辨别,凡病属寒者,其舌质多淡白,苔多湿润;凡病属热者,其舌质必赤,舌苔干涩淡黄厚腻,甚至焦黑起刺。对于虚实的辨别:凡病属虚者,其舌必浮肿而且娇嫩;凡病属实者,其舌必坚敛而苍老。对表里的辨别:一般邪气在表,苔多薄白不干,逐渐传入里,则
6、苔渐由白而转黄,由薄变厚,由润而干。2、从舌苔辨别,可间接推测病变的脏腑位置,根据古人的经验,从舌上不同部位的变化,可测知脏腑的病变。其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左边和舌右边五个部位,舌尖属上焦心肺,舌中属中焦脾胃,舌根属下焦肾,舌左边属肝,舌右边属胆,这种划分方法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在临床实践中有价值,如舌尖红起刺,多属心火有余;舌边黄者,多为肝胆郁热;胃有湿热,湿热中阻于中焦,一般舌苔中都黄厚而腻。3、关于辨别温热病卫气营血的发展过程,往往要靠舌质、舌苔的颜色变化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正如叶天士《
7、外感温热篇》说:“其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初传绛色中兼黄白色,此气分之邪未尽也”。“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可见前世医家对温热病辨别邪在卫气营血有困难时,又必须用舌诊作为诊断的重要方法与指征。此外,舌诊在温3热病诊断中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可以根据舌面之燥湿干润来推测津液的多少,因为温热病热邪较重,最易使人津伤液涸,因此观看舌面的干润即可测知邪热的轻重,从而以此治定治疗方案。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也有不少关于舌诊的报导。如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治疗
8、流行性乙型脑炎时,把舌边红赤,舌苔白腻或黄腻列入轻型;舌质绛红,舌苔黄或白腻列入重型;舌苔黄而白腻中剥列入凶型。同时,现代医学还认为黑苔是由机体内在因子和外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如:高热、脱水、慢性炎症、毒素刺激、霉菌感染等,均与之有关。临床上凡见急性病的黑苔患者,病情多属已入膏盲。小结“舌诊”在临床诊断上固然重要,但舌苔与疾病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从中医辨证来说,必须掌握,苔厚苔多,虽属邪实,但也说明胃气虽弱,尚能蒸化浊气,无苔虽属无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