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

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

ID:59408248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7

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_第1页
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_第2页
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_第3页
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_第4页
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利润的最值问题课后反思二次函数的应用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后,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查,它是本章的难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其意义,能根据图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最大值问题是生活中利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最常见、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它生活背景丰富,学生比较感兴趣。本节课通过自己作为店主谋取最高利润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去解决和函数有关的应用问题。由于本节课是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重在通过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故而本节课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开展

2、教学活动,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为主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二次函数应用的教学后,比我预想的效果要好一些,出现了几个点引人深思:1、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建立数模在《二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复习旧知后,以去商场购物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有意锻炼学生从读题开始,分析题意,搜索与问题有联系的数学知识,运用知识和技能使问题获得解决。上课之前我就琢磨,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方程思想过渡到函数。函数也是

3、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这类利润问题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上学期的二次方程的应用,经常做关于利润的题目,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也很熟悉,所不同的是方程题目告诉利润求定价,函数题目不告诉利润而求如何定价利润最高。如何解决二者之间跨越?于是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采用设计小问题,铺设小台阶,引导学生探究,突破教学难点,带领学生寻找解决的方法。我设计的问题如下:成三个题目:1、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00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学生很自然列

4、方程解决)改换题目条件和问题:2、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时,商场能获得最大利润?分析:该题是求最大利润,是个未知的量,引导学生发现该题目中有两个变量——定价和利润,符合函数定义,从而想到用函数知识来解决——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并旦利润一旦设定,就当已知参与建立等式。于是学生很容易完成下列求解。解:设该商品定价为X元时,可获得利润为y元依题意得:y=(x—40)・(300—10(x—60))=-10x2+1300x-36000=—10(x—65尸+6250300-10

5、fx-60J>0当x=65时,函数有最大值。得x<90(40WxW90)即该商品定价65元时,可获得最大利润。增加难度,即原例题3、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该题与第2题相比,多了一种情况,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需要两种情况的结果作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我把题目全放给学生,结果学生很快解决。多了两个题目,需要的时间更短,学生掌握的更好。这说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在题目的设计上要有梯度,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6、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还能收到好的效果。(1)读题,检索有用信息;(2)分析已知,他们讲的是什么含义?(3)分析所求,是让我们求什么?将实际问题可转化为什么知识来解决?(4)如何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同学间互相交流与补充,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本题就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问题,逐步将难点突破,帮助学生建立数模解决问题。学生在动手画图、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的方法与步骤,先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问题的设置有较强的现实感,问题的选择增加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

7、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课堂中,学生在解决数学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上,学生因问题来自于身边而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足之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来探究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难题,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