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肾筋膜间平面解剖学基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筋膜间平面解剖学基础作者简介:黄财军,男,1985年出生,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在读【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111-01腹膜后间隙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一直是解剖学、放射影像学和临床学上研究的难点和具有争议的解剖区域[1]。以前由于影像设备的不足,限制了我们对该区域解剖结构的认识。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使我们对腹膜后间隙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对疾病进行定位、评估疾病的病情,并积极的指导临床合理治疗。近年来,有学者[2]提出肾筋膜间平面这一概念来更好的解释腹膜后各间隙特别是肾周间隙的相互通联关系。
2、所以,笔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腹膜后肾筋膜间平面的解剖结构及相互的通连关系作一综述。1肾筋膜间平面的胚胎学基础腹膜后肾筋膜是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由胚胎系膜融合而成。肾脏在发育过程中,降结肠系膜的左层与肾前筋膜融合,背侧系膜与肾旁后间隙脂肪融合,升结肠系膜与右侧肾前筋膜融合,并与右侧肾旁后脂肪融合[3,4]。通过以上变化构成了解剖意义上的肾筋膜间平面。肾前筋膜间平面即肾旁前间隙的后壁与肾前筋膜的后壁构成的潜在间隙,上起自膈肌,下至盆腔,内跨越中线与对侧肾筋膜相连,其外侧经肾前、后筋膜与同侧侧锥筋膜相交,这样三个潜在的筋膜间平面(肾前、后筋膜间平面和侧锥筋膜间平面)就互相通连。
3、2肾筋膜间平面在腹膜后间隙的横向通连关系中的应用腹膜后间隙由肾筋膜与侧锥筋膜把腹膜后间隙分成三对间隙,即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肾旁后间隙[5]。有学者研究表明[6-8],两侧肾前筋膜可跨越中线相延续,其位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前方,这样,双侧肾周间隙之间潜在相通。另有学者[8,9]通过尸体灌注对比剂后进行CT扫描发现,肾周间隙的液体可经腹部大血管即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前方通连到对侧。但是,在临床上肾周间隙内积液引流到对侧的比例少,那是因为中线区域的引流通道狭窄,一般情况下出于高压状态,只有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肾筋膜出现增厚、分层,形成潜在的间隙,当压力足够大时即积聚的液体量增多时
4、,由于通道间的压力差而跨中线引流到对侧。肾周间隙内的桥隔或多或少阻止了积聚液体间的引流[10]o通过肾筋膜间平面这一概念,我们能更好的理解积聚液体的相互通连关系。当积聚的液体(积液或积血)在肾筋膜间平面足够多时,可通过肾周的桥隔渗入到同侧的肾周间隙内,进而跨域中线引流到对侧肾周间隙或渗入到对侧肾筋膜间平面。3肾筋膜间平面在腹膜后间隙的纵向通连关系中的应用前期学者[1,11]认为肾前、后筋膜在肾上腺上方是先融合再延续于膈下筋膜,肾周间隙上方是封闭的状态。但是Kneeland和Lim等[8,12]通过在尸体上注入对比剂认为,右侧肾周间隙在上方是开放状态,在上方与肝裸区相连通[
5、13],但是部分学者[14]在实验中发现部分病例的左侧肾前后筋膜在上方并未融合,肾周间隙上方是开放的;而左侧肾周间隙在上方与膈下间隙相连通,还可能通过膈肌裂孔或膈脚与纵隔相通连。Raptopoulos等[15]实验证明,肾前后筋膜在露窝内汇合成多层筋膜,前与后腹膜相连,后与肾旁后间隙的远端相连续。Molmenti等[2]通过提出的"系膜后平面”可沿腰大肌前内侧表面输尿管侧方行至盆腔,肾前、后筋膜间平面即可融合成一个平面并与盆腔相通。腹膜后间隙内积聚的液体可借此平面引流入盆腔膀胱前间隙和瓠前间隙。4小结腹膜后间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解剖学区域,虽然我们目前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
6、展,但是在部分认识上仍存在分歧。随着”肾筋膜间平面”这一概念的发展,我们将能更好的解释腹膜后间隙的解剖通连关系。在肾周间隙的横向通连关系上,我们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在腹膜后间隙纵向通连,特别是上方的通连关系上还存在许多的分歧。随着腹膜后放射解剖学的发展,通过大量的解剖实验和临床研究,必将会对我们更加准确的认识肾筋膜间平面的解剖范围,以及在评估疾病病情方面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l]MeyersMA.DynamicRadiologyoftheAbdomen-normalandpathologicAnatomy[M].2rded.NewYork:Springer-ver
7、lag,1982:113-194.[2]MolmentiEP,BalfeDM,KantermanRY,etal.Anatomyoftheretroperitoneum:observationsofthedistributionofpathologicfluidcollections[J].Radiology,1996,200(7):95-103.[3]DoddsWJ,DarweeshRM,LawsonTL,etal.Theretroperitonealspacesrevisited[J].AJR,1986,147(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