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400500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8
《足球脚内侧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案例名称足球脚内侧踢球科目体育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提供者许维英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脚内侧踢球的击球部位教学难点接球技术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尝试“先练后教”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降低练习难度,提高学生的成功率,体验运动的乐趣;通过合作性练习与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教材内容与分析足球脚内侧踢球是足球基本技术之一,本课是足球踢球单元中的第一次课,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尝试“先练后教”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足球基本技能的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2、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知目标:通过对脚内侧踢球的技术教学,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头脑中形成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表象。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80%的学生掌握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和下肢的肌肉力量。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果断、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四、学习者特征分析足球运动是七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教师在引进足球内容时力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适应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降低足球项目的练习要求,运用游戏提高学生运动兴趣。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导入与热身:用足球文化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热身活动,使学生做好
3、生理与心理上的准备。2.脚内侧踢球学练:在突破重点“踢球时摆腿的方向”与难点“踢球时摆动腿的控制”时,教师尝试“先练后教”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先让学生体验练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情绪;再组织学生进行辅助练习,加强基本技术的学练与指导;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及游戏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与效果。3.拓展练习:教师组织游戏,保持学生兴趣,同时也检验学生的学练效果,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及时反馈。4.放松与评价:教师创设球迷欢庆场景,与学生一起交流球迷文化,在欢庆的气氛中放松身心。教师小结、评价本课,鼓励学生关注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通过足球运动锻炼自己的身心。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4、1.练习密度:55%--60%一块足球场地2.平均心率:115次/分--125次/分3.运动负荷:偏上足球20个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课堂常规:1.课代表整队2.宣布上课3.师生问好4.检查人数5.宣布本课内容6.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游戏《团结就是力量》方法:学生在慢跑过程中,以老师的数字口令为准,抱在一起,如:老师喊“3”,学生立刻三个人为一组抱在一起。规则:没有组成组的同学或反应慢的同学每人做五个立定跳远之后继续慢跑。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体育委员带领学生做热身操一、宣布本课内容、对课堂和见习生提出要求。二、
5、教法:执行规则口令指挥学生游戏师生共做一、组织:☆☆☆☆☆☆☆☆☆☆☆☆☆☆☆☆☆☆☆☆☆☆☆☆▲要求:快、静、齐二、组织:四路纵队☆☆☆☆☆☆☆☆☆☆☆☆☆☆☆☆☆☆☆☆要求:精神集中队伍整齐组织:☆☆☆☆☆☆☆☆☆☆☆☆☆☆☆☆☆☆☆☆☆☆☆☆▲一、脚内侧踢球要点:膝踝外展脚尖跷脚腕绷紧触击球摆幅速度注意到重点:1.支撑脚的站位2.踢球腿的摆动难点:1.膝关节外展脚尖跷2.脚触击球的位置二、脚内侧踢地滚球要点:看清来球路线,积极迎球,其它与脚内侧踢球动作要领相同。重点:击球瞬间踝关节紧张难点:传球的准确性一、教法:1.学生先分解练习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3.学生分组练习4
6、.教师个别纠正5.学生相互指导6.积极评价二、教法:1.学生分组练习2.讲解示范动作3.观察并提出易犯错误4.个别纠正5.指导6.积极评价一、组织:☆☆☆☆☆☆☆☆☆☆▲☆☆☆☆☆☆☆☆☆☆练习:1.无球的模仿练习。2.二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有球的模仿练习。3.踢定位球练习。二人一球,相距10米左右,要求尽量沿直线踢给对方。4.踢球穿裆练习。要求:1.支撑前的最后一步稍大一些。2.当膝关节的摆动接近球的正上方时,小腿做爆发式的摆动。3.牢记动作要领。二、组织:☆☆☆☆☆☆☆☆☆☆练习:1.判断来球路线。2.传球练习。要求:主动迎球动作规范触球位置和力度要适中一、
7、整队二、放松练习深呼吸拍手操三.集合总结四.收拾器材宣布下课二、教法:1.语言提示2.学生练习总结本课学习情况组织:☆☆☆☆☆☆☆☆☆☆☆☆☆☆☆☆☆☆☆☆☆☆☆☆▲要求:自然放松逐渐恢复教学流程图1.导入与热身:收心热身愉悦身心阶段2.脚内侧踢球学练:育心强体增智促进阶段3.拓展练习:恢复身心阶段八、教学评价设计1.练习密度:55%--60%2.平均心率:115次/分--125次/分3.运动负荷:偏上九、帮助和总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