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

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

ID:5935563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_第1页
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_第2页
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_第3页
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_第4页
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垦问题探究  作者简介:吴家瑞(1980.11-),男,工作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要:清代以来,关内大批汉人迁居我国东北地区,随着汉人的大量涌入,东北地区的荒地得到了大量开发。清政府为了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针对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制定出了相应的关于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垦政策。关内移民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自发地进入东北开垦土地,使得东北地区的农业自清代以来有了巨大发展,清代东北土地开垦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东北土地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肥沃,经过清代260余年的移民开垦,到清末时,东北地区的农业已基本接

2、近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经历“封禁”、“开禁”等政策,使东北掀起了关内移民开发土地的狂潮,经过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的努力,许多荒地变成沃野良田。现根据东北不同时期的土地开垦情况及清廷土地开垦的不同政策,分阶段研究。一、顺治、康熙、雍正时期的土地开垦情况61644年,满族入关并定都北京,清廷确立起了对全国的有效统治。清军入关后,整个东北地区陷入空虚,这一时期,清廷鼓励汉人出关开垦土地,从顺治初年到康熙七年是东北自由放垦时期。顺治十年(1653),清政府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顺治十三年(1656)、十四(1657)和十七年(1

3、660)又颁诏天下,以封官赐爵的办法鼓励各省招民开荒辟田①。在招垦令的鼓励下,至顺治末年,宁远、锦州、广宁、奉天、辽阳一带,人口逐渐增加,垦地扩大,农田复耕。清政府为鼓励关内外开辟荒田,规定开荒田地轻课税赋。如顺治元年(1644)定,久荒地三年起课;二年(1645)定,新荒地一年后供赋;六年(1649)定,生荒地六年起课;十五年(1653)定,辽阳一带每亩地征银三分,清廷制定的这些规定都鼓励了开荒者的积极性①。康熙和雍正时期,东北的官庄数目增加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政府设盛京户部官庄,后又设盛京礼部官庄和盛京工部官庄,这三部的官庄均归皇室直接管理。

4、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辖区内的官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到雍正末年(1735),在黑龙江城、墨尔根城、齐齐哈尔城,共设庄44座,垦地6,100垧,年纳粮18,300石。在吉林乌拉、宁古塔、伯都讷,共设庄69座,垦地8,280垧,年纳粮20,700石②。皇庄的设立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加大了东北土地开发的进程,使东北的农业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6顺治雍正时期,东北还有许多王庄,王庄的土地和庄丁是皇帝赐给的,皇帝按贝勒诸王臣的爵位分别赐给相应的土地和庄丁,每丁给地5垧。王庄每庄编制为10人,耕田120垧,农具、耕牛由庄主置办,田庄的收获供王府食用,庄丁除给王庄种地外

5、,还服各种徭役和差役。王庄的建立又是东北土地开垦的一种形式,在整个东北地区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二、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土地开垦情况乾隆时期是封禁东北最严厉的时期,清廷三令五申禁止汉民进入东北,严厉禁止汉民出关开荒。清政府为确保“龙兴之地”的稳固,决定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封禁,禁止汉人流入,制止汉民出关开荒辟田,此举主要是为了保证满族旗人在东北的各种利益。乾隆五年(1740)谕令,辽东流民,除有保证准入籍者外,限10年内返回原籍,商贾向官府申请执照,允许入籍④。尽管清廷封禁东北,但关内汉族流民仍旧违禁入垦,特别是发生自然灾害时期,更是行不通。这种情况证明,封禁

6、东北,阻止流民出关垦荒是违反历史潮流的,清政府也只好暗中开禁。尽管乾隆时清政府严厉封禁东北地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制止汉人进入该地开荒耕种。在乾隆至嘉庆年间,汉族流民进入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辖区违禁垦荒已成为事实,他们开垦荒地,或佃种旗田和官田,成为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农业开拓的先驱,为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咸丰、同治至清末时期的土地开垦情况6咸丰初年,东北局部地区开始弛禁,允许关内汉人入垦。清廷采取弛禁政策是受当时东北形势所迫,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开始入侵东北,东北边防已存在危机,急待加强。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多次发生流民起义,如咸丰五至八年(1865

7、至1858)呼兰地区的流民起义,这就迫使清廷不得不改变对东北的封禁政策。道光三年至光绪年间,直、鲁、豫三省发生虫涝旱灾,农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大量灾民逃荒来到东北,流民入垦已经无法限制,封禁政策实际上已无法继续实行。东北的形势迫使清廷开放局部地区,招民开荒耕种。6咸丰初年,清政府开放黑龙江所属的呼兰地区,咸丰二年(1852)七月甲午,咸丰帝谕示:呼兰城地方僻远,开垦原应预为筹画,以抵俸饷之需⑨。要求黑龙江将军先调查呼兰情况,再据实奏报。咸丰四年(1854),黑龙江将军曾派员查勘,出票招佃,后因俄船下驶,招垦之事暂时中止。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同英法美俄

8、四国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英法巨额军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