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oc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oc

ID:59317305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5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oc_第1页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oc_第2页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oc_第3页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日期:2010-06-0413:56:38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 点击:66 次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指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制品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该病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且容易误诊。国外对TA-GVHD已引起高度重视,相关报道较多。而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仍然较少。由于输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许多临床医师对TA-GVHD认识不足,因此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预防很有必要。       TA-GVHD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输入的供者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不被受血者免疫系统识别和

2、排斥,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增殖并攻击破坏受血者体内的组织器官及造血系统。任何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胸腺发育不良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年老者、肿瘤化疗或放疗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当接受异体输血时均有可能发生TA-GVHD。  TA-GVHD常在输血后1-4周起病,以皮肤、消化道、肝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损伤为特征。临床上TA-GVHD常出现持续高热,皮肤出现红斑样皮疹,并迅速向全身扩散,严重者可出现水泡,常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胆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绝大部分患者因感染或出血而死亡。由于TA-GVH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

3、性,所有临床表现可能不会在同一患者身上全部出现,另外还有病人数量相对较少及多数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等原因,TA-GVHD易被漏诊和误诊,故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TA-GVHD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及有受血者体内检出植活的供血者/淋巴细胞。  TA-GVHD易患人群,主要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者、先天性细胞免疫缺症、一级亲属间输血和霍奇金淋巴瘤等患者;还包括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实体器官移植后长期服免疫抑制剂者等。T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输入血液中所含有的淋巴细胞数量密切相关。迄今为止,除无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物输注后引起TA-GVHD的报

4、道外,其它血细胞成分或全血在临床输注后均有引起TA-GVHD的报道。引起TA-GVHD究竟需要多少异基因淋巴细胞尚无定论。国外资料表明,若输入的淋巴细胞数超过107,就有发生TA-GVHD的可能,若低于107,则一般不引起TA-GVHD。但也有输注104淋巴细胞就引起TA-GVHD的报道。目前国内常用的血制品,如新鲜全血、红细胞悬液、浓缩血小板和粒细胞等所含淋巴细胞的量都超过2×109。  目前,对TA-GVHD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强调TA-GVHD的预防。国内外资料表明,预防TA-GVHD的唯一可靠及有效的方法是输血前对血细胞制品进行γ射线照射。适当剂量的γ

5、射线照射可以使淋巴细胞失去增殖和分化能力,有效灭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达到预防TA-GVHD的目的。故对免疫功能缺陷等高危人群,应选用γ射线辐照血制品,以防止TA-GVHD的发生。一、发病机制:TA-GVH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下列因素与TA-GVH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第一,TA-GVHD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缺陷的受血者,如严重型免疫联合缺陷病、早产儿、新生儿输血、胸腺发育不良症、伴血小板减少紫癜湿疹免疫缺陷病、白血病、各种肿瘤放、化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在个别免疫系统功能相对正常的患者也可发生TA-GVHD,如各种心血管手术、胆囊手术、肝

6、叶切除术等。第二,接受来自第一代亲属的血液,甚至第二代有血缘关系的血液,极易发生TA-GVHD。第三,TA-GVHD的发生和发病严重程度与受血者接受的异基因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数量密切相关。国外报道人类发生TA-GVHD 最少淋巴细胞数量为8×104/kg。第四,受血者的CD8+细胞和NK细胞能预防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其不发生TA-GVHD,故认为T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CD8+细胞和NK细胞活性有关。二、临床表现:⑴TA-GVHD发生于输血后2~30d,但最易发生在输血后10~14d。⑵发热,且多为高热。⑶皮疹,可出现多形性皮疹,如皮肤潮红、麻疹样皮

7、疹、红斑、斑丘疹等,开始呈向心性分布,继之向周身蔓延,甚至可累及远端肢体,严重时可出现大疱样表皮松解坏死。⑷消化系统症状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水样便、血便、黄疸、肝、脾肿大等。⑸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骨髓功能衰竭的症状。上述临床表现几乎见于所有病例,且病情进展迅速,大多在症状出现后1个月内死亡(8~50d,平均21d)。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骨髓、肝脏、消化道、水电解质紊乱等)及败血症,其严重程度相当于骨髓移植后急性GVHD Ⅵ期,且抗GVHD治疗无效。三、实验室检查:⒈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⒉转氨酶、胆红质升高,肝功能异常。⒊便常规检查有

8、红、白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