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04468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31
《§14《升华和凝华》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升华和凝华》说课稿说课教师樊多虎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状态的六种变化,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本课内容线索是现象→实验→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升华与汽化、凝华与凝固现象。3.说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和凝华放
2、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了解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4.说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二.说教具教师:多媒体学生:碘管热水烧杯三.说学生学生已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本节课注重强化学生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物态
3、变化。四.说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五.说教法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纲要导学,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新课导入→确定目标→课内导学探究→达标测评六.教学过程具体步骤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先回顾前面学习的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引入物质的三种状态间的变化,提出问题,引入新课。2.进行新课(1)展示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2)新课讲解A.认识概念第一步:学生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第二步: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认识升华和凝华及其条件。B.学会分析第一步:展示内壁烧黑的灯
4、泡,让学生思考原因。第二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物态变化分析。第三步:得出结论。C.几种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区别升华与汽化,凝华和凝固第一步:展示现象,学生分析第二步:教师点评,介绍人工降雨D.归纳小结展示物态变化关系图,理清关系。(3)达标训练----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对本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将在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3.布置作业课本27页1、2、3题这三个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解决刚开始未解答的问题。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升华和凝华1、概念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
5、变成气态----吸热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热2、现象初态——————→末态物态变化3、六种物态变化七.结束语总之,本节课以认识和分析升华与凝华现象为重点,也是难点。以此为中心,再结合学生易错处给予有意识的突击强化,促使目标得以实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